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胡丹丹和同为举重运动员的丈夫几年前定居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夺冠后,她的家人分享了她为比赛努力的故事。
通讯员 徐文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胡丹丹
顶住体重和年龄的压力,重新开始
28日上午,沿江街道工作人员带着鲜花、果篮和玩具来到奥运冠军胡丹丹家中。胡丹丹的丈夫李真和母亲热情接待了他们。大家与刚刚夺冠的胡丹丹进行了视频直播。
“太棒了,我老婆太棒了,这枚金牌真是辛苦了!”回忆起昨晚的比赛,言语中仍能感受到李真的兴奋之情。
“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李真声音哽咽。 “因为生了孩子,她从原来的45公斤级晋升到了50公斤级。另外,她年龄也大了,如果她想赢得金牌,就得比别人付出数倍的努力。埃及人运动员比胡丹丹年轻十几岁,每次举重时,胡丹丹都能在巨大的压力下一举夺得冠军!”
胡丹丹历年所获荣誉
李真将胡丹丹这些年获得的奖牌和荣誉证书摊在了面前的茶几上。有里约奥运会金牌、全运会金牌、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些奖牌和荣誉的背后,是胡丹丹非凡的汗水和奉献。李真说:“走出家门,为大家服务,是每一位运动员的神圣使命。祖国培养了我们,我们一定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封闭式培训在产后几个月开始
胡丹丹出生于1989年,9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残疾。出于加强自身训练、磨练意志的初衷,她从9岁开始涉足竞技体育。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胡丹丹从市集训队一路“打”起来到国家队。她不仅获得了桌上摆不下的荣誉,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的丈夫李真是一名不分青红皂白的运动员。他是一名举重运动员,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全国残奥会男子100公斤及以上比赛金牌。
2014年全运会,他们双双获得举重项目冠军。 2015年,他们在沿江街建立了自己的小家。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胡丹丹打破45公斤级奥运纪录,站上冠军领奖台。这是她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从里约凯旋归来后,胡丹丹晋升为母亲。国家队也再次向胡丹丹发出征战东京残奥会的邀请。胡丹丹看着未断奶的孩子,也看着丈夫李真。李真说道:“我们拼吧!我会照顾好家人和孩子的,你放心吧!”他说:“战斗吧。” “让胡丹丹瞬间突破防守,忍受给儿子断奶的痛苦。刚生完孩子几个月,胡丹丹就进入了球队的封闭训练,备战残奥会预选赛。”一个班平均持续时间3小时。我平躺在训练台上,仅依靠上身力量举起杠铃160次。举起12000公斤需要3个小时。”艰苦的训练支撑胡丹丹一路走向胜利,夺得奥运金牌。为了让胡丹丹全身心投入举重事业,丈夫李真选择了回归到他们的小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让胡丹丹没有后顾之忧。
沿江街道工作人员前来祝贺
“走下讲台后,一切从头开始!”
“走下讲台后,一切从头开始!”胡丹丹在视频连线中的一番话令人感动。
直到胡丹丹获胜的消息传遍社区,邻居们才知道,他们的隔壁就住着这样一个低调的奥运冠军家庭。 “我们平时都是跟省队一起训练,从来没有跟家里的邻居讲过这些荣誉。平时也只是和物业管理、隔壁姐姐商量,多照顾一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生怕自己被人欺负。”当我们离开时提供帮助。”当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李真特意提到了街对面的人。感谢道和社区,“垃圾分类实施时,丹丹特意跟物业公司说,希望有辅助道路,方便残疾人上下车。我们的分类点建的时候,我看到有辅助道路,方便残疾人上下车。”道路都修好了,街道社区还有友地产也确实考虑到了我们的需求,我很感动,也很感激。”
“我想妈妈,她什么时候回来?”胡丹丹的儿子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母亲了。每次他制作视频时,他都会忍受对母亲的思念。有时他甚至会避开胡丹丹打电话的样子,以免哭出来。 。 “我儿子很聪明,我们从小就教育他,虽然父母身体有残疾,但我们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是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用努力和汗水刻苦训练。”我们没有向外界开放和炫耀这些荣誉,只是想让儿子看到父母的辛苦,鼓励他正直健康地成长。”李真的话令人感动。
王菲校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