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用心贴近生活,用爱服务大众传播:信阳周刊人物访谈栏目专访当代著名作家唐哲

    用心贴近生活,用爱服务大众

    通讯: 新闻 |民生|文化|中国研究|生活 |愿景 |有趣的文章

    《新阳周刊》人物访谈栏目

    信阳精英专访

    一个“哲学”个体,文学界的独行侠

    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记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唐哲

    □刘志刚

    唐哲简介

    唐哲,笔名一农,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荣获冰心奖、“小说精选”小说奖、首届“白鲸世界杯”原创奇幻儿童文学奖、第六届科幻星云奖最佳童书奖。该作品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本优秀图书名单。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发表长篇小说《石佛镇》、《血纸人》、《被诅咒的狗》、《美人蹄子》、《北京记者》、《当代名家文集》中的《童》等。儿童文学”。 《童家小狗》、少年冒险小说系列《龙之轨迹》、《怪物星球》、《功夫少女》、少年悬疑励志小说系列《金牌三重奏》《兵马俑密码》、《杀戮令》 1号》、《仙家传说》、《网络救援》、《神探狗嘟嘟》、动物奇幻小说系列《哈尔的世界》(四部分)、唐豆豆成长日记系列,以及《因为爱》《一份礼物的叙述》等50余部小说集,百年经典故事集《大雨中寻找亲人》,长篇纪实文学《库比奇绿色梦》、《沙漠是绿色的》。

    部分作品被翻译海外并被美国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新泽西州立大学图书馆收藏。 《棋杀》、《朗读之心》、《狼变》等文章已被列入多省中小学语文教材。

    大叔创业记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

    逸农已发表部分作品:

    2008年1月,出版小说《石佛镇》第一部;

    2008年3月,小说《石佛镇》第二部出版;

    2009年3月,出版长篇小说《美人的蹄子》;

    2009年4月,短篇小说集《因为爱》;

    2010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血纸人》;

    2010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北京记者》;

    2010年10月,《作家爸爸的作文秘诀——好爸爸教好作文》;

    2011年6月,创作小说《为了被诅咒的狗》;

    2011年10月,冰心图书奖获奖作品《因为爱》再版;

    2012年1月,《童童的小狗》入选《当代名家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集》;

    2012年3月,读了热门读物《王羲之一代书》;

    2012年3月、8月,出演少年悬疑冒险连续剧《龙之轨迹》、《功夫少女》、《怪物星球》;

    2012年10月,主演“金牌三人组”青春冒险励志系列剧《兵马俑密码》、《杀戮令一号》、《仙家传说》、《网络救援》、《神探狗嘟嘟》;

    2013年1月,散文集《70后·私人历史》;

    2013年3月,冰心童书奖获奖作品集《水与木》;

    2013年10月,小说集《礼物的报告》;

    2014年1月,百年故事经典之一《大雨里寻找亲人》;

    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记

    2014年2月,思想散文集《奔跑在鸟巢旁》;

    2014年11月,长篇纪录片《库比奇煞梦》(中英文版同步出版);

    2014年12月,《中国小百科全书》SI卷;

    2014年12月,儿童小说集《天上有一朵雨做的云》;

    2014年12月,儿童奇幻小说《未来的救赎》荣获大连学会首届白鲸奇幻小说奖;

    2015年10月,《未来的救赎》荣获第六届科幻星云奖最佳童书;

    2016年12月,长篇儿童报告文学《沙漠是绿的——王文彪治沙队的故事》(精装版);

    2017年2月,出版《东海惊涛骇浪》、《哈尔的世界》等四本小说;

    2017年6月,《沙漠是绿色的》(平装版);

    2017年12月,《作家爸爸的100条秘诀:教你轻松写论文》;

    2018年1月,唐豆豆成长日记系列五部上线:《女孩的秘密》、《优等生的成长》、《影子爸爸》、《怪兽之年大战圣诞老人》、《与圣诞老人相声》老师”。

    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大叔创业记

    唐哲与大连出版社社长刘明辉

    一名长跑运动员。和村上春树一样,他也是一位孤独的长跑运动员,跑步是他的爱好之一。出版了《奔跑在鸟巢》一书。来自世界各地来到北京鸟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旅游的人们都兴奋地购买他的签名书。

    一个狂热的面食爱好者。本来已经吃饱了,但看到面条,我又忍不住又吃了一碗。面条的味觉非常发达。我喜欢硬面条,不喜欢太软的面条。为了一碗正宗的热干面,我愿意开车去200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

    书法家。我热爱书法,并且练习书法多年。他的书法作品只出售,不赠送。对于任何与书法有关的事情,我一直保持沉默。中国书法协会一位领导看到了他的作品,邀请他加入协会。他说:一个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就够了。帽子太多了,头无法承受重量。

    其短篇小说被选为中学教辅,并被多地用作中考阅读测试(20分)。被别人抄袭,高考拿了满分。有人抄袭他的作品,一个字也不改,还获得了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

    由于他在打击欺诈方面的工作,一些人威胁要砍掉他的一只手臂。

    与金庸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拒绝承认自己是70年代的代表性作家,拒绝参加一切相关的研讨会和宣传。他逃离北京,远离文坛,却饱受争议。据传他的新书出版仅一个月就被禁。媒体称他为童书界的“奇幻大王”,评论家表示,没有他的参与,任何奇幻小说盛事都不会具有权威性。

    有人说他只会写短篇小说,他一口气出版了三部长篇恐怖小说;有人嘲笑他只会写类型小说,而他的纪实文学却获得了最高的赞誉;有人说他只会写通俗小说,而他的儿童小说却拿了大奖……靠打码谋生,他是体制外的老百姓之王,是一个无忧无虑、任性的文学独行侠。

    事实上,他一直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小说家,一个只会码字的工匠。

    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大叔创业记

    作家一农(唐哲)与小读者们在一起

    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2006年之前,一农还只是一名业余作家,写作只是一种爱好。但今年秋天,他的身份彻底改变了。经过几个月的考虑,一农辞去了工作,走上了专业写作的道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即使十几年后的今天,中国真正靠写作谋生的人仍然屈指可数。

    专业写作不同于专业写作。职业写作一般是指体制内的职业作家,他们的工资稳定,创作收入只是额外收入,生活上基本没有压力。专业写作除了写作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徒手、一台电脑、几平米的小屋进入专业写作领域,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强大的实力和毅力。

    在此之前,一农的生活还算不错。在全国性媒体工作,底薪在5000到6000元之间,加上稿费,也就10000元左右。为何一农不走坦途,反而选择走崎岖的专业写作之路?

    “我不想等到年纪大了,看到银幕上的这个或那个成功人士,才感叹如果我年轻时努力,我可能会像他们一样。” “我不想等老了才后悔。”一农告诉记者。他自幼酷爱写作,十几年来一直在业余写作中挣扎。虽然收入不多,但他对写作的基本功还是有一定掌握的。

    离开单位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一点风也没有。当写字楼的清洁工得知一农辞职的消息时,他遗憾地说:“35岁了,这个年纪创业很难啊!”当一农独自走在北京街头时,有一种“风瑟瑟,水寒,强者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我在世上努力过,成功或失败不取决于我。经过深思熟虑,一农决定全力以赴,给自己一次尝试。他把自己的期限限定为三年。如果三年后他仍然无法靠写作维持生计,他就老老实实地另找一份工作,重新做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2007年前后,恐怖小说在中国还比较流行。虽然受众有限,但这些读者相对稳定。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恐怖小说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一农还了解到,国外有两个兄弟专门拍恐怖片。虽然赚的钱不多,但比其他电影好得多。

    大叔创业记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

    一农一边写着,一边陆续在天涯文学网站上发表。受到了众多网友的高度赞扬和好评,这给了一农继续创作的力量。他坚持每天下午三四点在线更新五六千字。无数书迷翘首以盼,一睹为快。当他在网上发表了大约20万到30万字时,一位好心的朋友提醒他,如果你想发表纸质版,就不要再发表在网上了。因为出版商不想看到您的整本书出现在网上,所以他们会把这本书卖给谁?一言惊醒梦者,伊农遂停表。于是,一些网络读者从热衷阅读变成了恶意攻击甚至谩骂,以发泄无法继续阅读的不满。起初,一农在网上耐心解释,但后来他变得懒惰,不再登录网站,任由那些不友好的读者骂他。他看不见,也心不在焉。

    一农的类型小说主要创作于2006年至2012年间。我最初开始专业写作,靠写代码谋生。一是想写,二是希望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赢得广泛的市场回报,获得效益。毕竟,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凡是市场上流行的、卖得好的,我就写。

    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记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

    一农与央视两岸书香主持人张曦、小昭直播

    “70年代代表作家”之争

    现实生活中的一农是一个冷静、孤傲的人。他话不多,也从不与别人争论。为了远离繁华的于阗城和文坛的浮夸与是非,他甚至搬到了远离大都市的郊区小镇。他自认是乡下人,像邻居叔叔一样背着菜篮子,热衷于逛当地的集市和小商人、小贩,聊家常。他认为这里是世界上烟花最盛的地方。

    然而,这样一个随和的中年大叔,在谈到文学理论或某些文学现象时,却表现出惊人的鲁迅式的固执和报应。近年来,他在不同场合旗帜鲜明的观点和言论,无形中得罪了一些文坛名流。因此,一农为何有意无意地受到主流文坛的排斥也就就不难理解了。

    2013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一农新书:一个人的历史记录——《70后私史》。同年8月,该书被美国新泽西州米德尔塞克斯县学院收藏,作为最具民间价值的史料。当年,该书被新华社书目新闻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之一。

    《70后·私史》是散文和短篇小说的混合体。一农一直想写一本自传,但始终不知道如何写。以前,我写过一些关于我的童年或青年的零散杂乱的文章。直到有一天,我想到把这些事情按时间顺序整理一下,删去重合,修改相似之处,从童年到中学、大学,再到工作,再到在北京生活。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叙事,而是跳跃、闪烁和生活片段。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收录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多是众生生活的缩影,反映了一农的成长阶段。一农说:“这本书花了20多年的时间写成,这样的作文不再是我个人的历史,而是一代人的生活史。”

    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大叔创业记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

    与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作家梁文道

    “有些媒体称我为70后代言人,我确实不配。我也不喜欢这种炒作的概念。”一农拒绝一切涉及70后代表的活动、研讨会和宣传,并公开声明:关于我的作品《70后私史》,有些评论者可能将其作为创作和研究的研究工具。所谓“70年代作家”。但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70后作家的代表,更不会把它作为炒作的工具。过去不会发生,现在不会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

    一农认为,所谓的70后作家只是一些研究者凭空创造的概念,或者是一些作家为了推销自己而使用的噱头。作家的作品与他出生的时代无关。如果所谓的70后作家是真的,那么,我们如何看待50后作家呢?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 80年代出生的作家? 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出生的作家?如果是评论员鼓吹,那纯粹是无聊;如果作者喋喋不休,那只是炒作。

    一农说:“一个作家无论生在哪个时代,最终都要靠自己的作品来说话,而不是你所谓的自己,或者他所说的所谓‘生于时代的代表作家’。” 20 世纪 70 年代。你真正成为了代表,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永远不能代表任何人,诚实地写作,让你的作品被公众接受,才是正确的事情!”

    大叔创业记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麻辣日历

    唐哲(一农)与瑞典著名童书作家Ulf Nilsson

    “黑马”闯入儿童文学领域

    2013年冬天,一农亮相大连,与河南科幻界资深作家王金康先生一起参加大连出版社举办的征文颁奖典礼。长篇科幻小说《未来的救赎》获大连出版社首届大白鲸奇幻小说三等奖。

    儿童文学界和科幻小说界的人都有些惊讶地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孔,甚至有人私下互相问:一农是谁?他是谁?

    一农转战儿童文学领域应该是在2011年左右。

    怡农还是怡农。闯入儿童文学领域后,他的脾气一点也没变。生活中的他依然冷静、大方、善良,就像一个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邻家大哥哥。但在文学上,他却立场坚定,决不原谅。很快,一农就在儿童文学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2013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在评论儿童文学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时,就当前儿童文学市场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一农。一农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目前儿童文学界存在的“七宗罪”:

    一是限制太多,缺乏想象力;二是缺乏生活气息,没有讲故事的能力;第三,自以为是,不懂孩子心理;第四,缺乏智慧和幽默感,板着脸说教;第五,作品相似。 、盲目跟风、灌水;第六,缺乏责任心,注重金钱,作品充满铜臭味;第七,儿童文学界派系主义严重。

    “童书是真诚、有爱的书,需要作家摒弃浮躁的诱惑,冷静地写作。然而,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出版社或书商看到童书卖得好,就组织作者蜂拥而入。” “这是机会主义的、粗制滥造的,甚至是模糊的、边缘化的。里面充满了不健康的因素。它不仅破坏了孩子们对阅读和儿童文学的兴趣,还可能让青少年读者误入歧途,造成终生伤害。”

    大叔创业麻辣日历_八零后大叔的创业故事小说_大叔创业记

    “为孩子写作,不能有庸俗的商业头脑,一定要真诚、真诚,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女儿十一岁了,写作时我必须先经过她。当我有我会先和她谈谈,并注意观察她的反应,如果我在讲的时候她分心了,我就知道这个故事行不通,需要重新考虑,甚至停止。读者和我的第一个审稿人。”

    一农还指出,儿童文学行业存在严重的派系主义。研讨会、颁奖典礼上,总是有那些老面孔,仿佛除了他们,世界上就没有别人了。这种拉帮结派有意无意地排斥和打压圈外新人。久而久之,儿童文学就成了一潭死水,发霉发臭。拓宽中国儿童文学的视野、振兴中国儿童文学,必须吸纳新生力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推出创新的优秀作品。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冲破小圈子,共同为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而努力。

    可想而知,一农此言一出,在儿童文学领域会引起怎样的反响。一夜之间,儿童文学圈里大大小小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个出言不逊、一击中要害的“闯入者”、“黑马”、“外来访客”。

    一时间,不少人竖起大拇指。还有人私下咒骂他违反规矩,不遵守潜规则。一农还激怒了一位行业老板,后者对自己评价很高,并扬言如果儿童文学行业不欢迎一农,就没有他的地位。老板的话没有白说。不久之后,一家儿童文学杂志在北京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主办方邀请一农出席并演讲。但由于大老板强烈反对,主办方很为难,只得告诉一农实情。一农笑道:“没关系,他去,我就不去。”

    此后,一农不再参加此类聚会。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当着十几家国内外媒体记者的面,他这样说道:“儿童文学圈不是别人的后花园,读者看到的不是你的地位有多高,脾气有多大,但要看你的作品,一百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你?也算是公众对那位大人物的回应。

    亮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691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