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滑雪和击剑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来说说区别:
首先,它们都是小众运动项目,一个是夏季奥运会项目,一个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场地要求和受欢迎程度不同。
滑雪运动在寒冷地区流行,对环境要求较高。南方一些大城市(如广州)也有室内滑雪场。虽然击剑也是一项小众运动,但由于场地在室内,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击剑馆,使其比滑雪受欢迎得多。
滑雪受地区和气候的影响。目前,滑雪爱好者多为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性用户。击剑全年都是一样的。俱乐部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孩子,但也有很多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加入,热情不亚于孩子们。 (点击往期文章:)
滑雪是一项单人运动,初学者不一定需要太多的技术技能。在其他人的指导下,他们可以尝试自己的技能。 (竞技滑雪除外。)击剑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如果没有专人指导你学习规则,你就无法参加剑道比赛。
其次,看似都是危险运动,但实际上危险因素却大不相同。
滑雪是一项极限运动,很容易受伤。击剑运动只要穿戴防护装备,受伤的概率极低。
有人说,滑雪的终点是骨科。至于击剑,你只需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并带着所有装备上阵即可。很多练习击剑十年的人都因为击剑受伤而从未去过骨科。
第三,听说都是贵族运动,但是投资多少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说,滑雪与摄影、钓鱼并称为“三大浪费爱好”之一。滑雪包括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前者用于竞技,后者用于娱乐健身。事实上,一些巡回滑雪者比职业滑雪者消耗的钱更多。
滑雪费用包括装备费、门票费、教练费等。
滑雪装备的价格差异很大。比如雪鞋的价格在1000-8000元,雪服的价格在100-8000元,滑雪板的价格在500-4万元……光是装备的成本就可以在几千到几万之间波动。元。人们。
以北京为例,不同时段滑雪门票价格在120元至490元不等。如果自带滑雪板,平均票价在250至300元/张之间。
滑雪培训的费用从每次几百到几千不等。
由于滑雪容易受伤,滑雪的“贵”往往体现在滑雪受伤后的医疗费用上。必须考虑预防和治疗的费用。预防,包括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包括准备意外医疗保险,治疗,包括治疗费用和停学、停工造成的损失。
虽然击剑也被称为“贵族运动”,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指成本高昂,而是指剑客所学到的规则、礼仪和智慧从内部散发出的高贵气质。 (嗯,“王婆卖瓜,卖身,吹牛”是必须的。)
击剑费用也很高,包括每年的俱乐部费用、设备费用、个人训练费用和比赛费用。前两项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不追求进口装备,俱乐部费用加装备每年2万元以内就可以结算。俱乐部费用包括参加大型课程的费用。至于是否上私人课、上多少课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综上所述,从成本上来说,如果你是入门级的,不追求进口装备的话,滑雪和俱乐部击剑的装备、门票(俱乐部费)、教练费可以说是差不多的。
第四,从竞技体育角度看,击剑是格斗对抗型,是智者的运动,而滑雪是速度、力量和表演的结合,是极限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两者之间的事件有很大的不同。
普通人参加旅游滑雪主要是为了健身、娱乐,基本不以参加比赛为目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滑雪比赛并不多。
由于击剑运动的对抗性以及近十年来击剑俱乐部的兴起,国内击剑比赛也越来越多。
击剑比赛的报名费一般为200-400元。比赛地点的距离以及机票和酒店的费用是费用的主要因素。不过,比赛的地点和频率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如果只在区域内竞争,成本并不高。
说一下共同点:
从表面上看,他们没有太多共同点。它们都是所谓的贵族运动,但并不一定真的很贵。
从更深层次来看,两者都需要长期的时间投入、家庭(物质和精神)的支持、爱和坚持,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青春期和童年坚持的最大障碍往往来自父母,而不是孩子本身。
有一种人,出身贫寒,却不肯认输。
范可欣出生于修鞋店家庭,父亲是残疾人。她的第一双溜冰鞋是她的教练送给她的。十二年后,小范成为老将,终于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金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下同)
徐梦涛的父亲因她热爱运动,摆脱贫困,将她送去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结束回家后,她要到自家的烧烤店帮忙赚钱。
她从4岁开始学习体操,随着身高的增长,她开始学习自由式滑雪。她经历了四次大手术,28岁时因年龄和伤病退役。不过手术后10个月,她又重返跳水台。在参加了70届世界杯和四届奥运会后,32岁的她获得了北京冬奥会金牌。
有一种人,生来富有,工作极其努力。
苏一鸣4岁开始学习单板滑雪,后来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小栓子一角。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当时年仅11岁的苏一鸣决定成为一名职业单板滑雪运动员。
在备战奥运会的这两年里,他每年都会花300-320天的时间进行训练。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很多“完美成功”的时刻,更多的是跌倒、跌倒、再跌倒。
苏一鸣在北京冬奥会斜坡障碍决赛中获得银牌。很多声音都认为苏一鸣的分数低。事后,就连裁判也承认,他当时并没有看清楚。但17岁的苏一鸣却表现得很大方,表达了对对手的尊重,也认可了结果。
竞技体育不仅教会孩子如何赢,更教会他们如何体面、冷静、有尊严地输!
他调整心态,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金牌。
这个“每受一次挫折就变得更勇敢”的孩子坦言,自己对失败和受伤“无所畏惧”——“我会很认真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伤,什么样的行为会造成伤害……我已经受够了。”思想,所以就不会有恐惧。”
谷爱凌,人们往往高估了她的才华和经济优势,而低估了她和她母亲的努力。关于她的最多的词是“天才”和“被选中的女儿”。
谷爱凌2月1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获得金牌99%以上都是靠努力。我尽了一切努力。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去参加训练。白天拍摄了8-10个小时的时尚杂志后,晚上我就去健身房。暑假回北京时,我会每天锻炼四个小时,每周跑一次半程马拉松。这些是我设计的计划。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
谷爱凌18岁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她的母亲谷燕却是大器晚成。顾言虽然毕业于北大、斯坦福,赚钱能力强,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步到位。
她直到快30岁才进入斯坦福大学,直到40岁才成为一名资深母亲。为了立足,她转专业、转职业,逆袭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她的辉煌,很少有人关注她的努力。
她其实已经到了普通人的退休年龄了吧?她一边工作一边陪伴女儿。
美国有一位演员,中文名叫曹操,在抖音上颇有人气。他说的有些话很有道理:
基因决定了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范围(最高点和最低点),而环境和努力则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范围内能够达到的高度。谷爱凌的基因相当不错,但关键是她的努力让她走上了巅峰。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和支持他们。一个孩子不一定会成为奥运冠军,但他可能会制造出最好的疫苗、建造最高的建筑、设计出最美丽的艺术品(比如冰墩墩)。
击剑俱乐部在中国大陆兴起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批俱乐部击剑的孩子中,年龄最大的都在大学(点击往期文章:),年龄较大的都在高中或初中。第一代俱乐部剑客的年龄与谷爱凌、苏一鸣相仿,大多出生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当剑客家属看到他们的故事时,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
当我们向偶像学习时,我们并不指望复制他们的一切,而是学习他们高效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学习他们的努力,学习他们父母的陪伴和坚持。别看完了就给自己找借口,“我没有她那么好的基因,也没有她家那么有钱,你去睡觉吧”。
大多数人都在默默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来自北京的年轻人张家豪,10年前从职业高中毕业,成为一名面包师。下班后,他经常去滑旱冰。
别人三四岁就开始学单板滑雪,而他直到17岁才第一次接触单板滑雪。
滑雪一年后,他花了2500元买了第一块滑雪板。
如果没钱请教练,我就会研究网上视频,分解动作,连走路的时候也做手势,或者去滑雪场找“前辈”请教。
参加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由国家选拔和组织的,并有很多工作人员陪同。但张家豪却孤身一人。他带着装满滑雪装备的箱子和一面五星级红旗,独自前往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做饭、看病都是自己做。
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数十次,荣获:世界滑雪锦标赛第16名;全国锦标赛第三名;全国单板滑雪坡面技巧冠军...
为了备战北京冬奥会,他在疫情期间跑遍了五个国家赚取积分,但在荷兰欧洲杯上却出现了失误。向内旋转720度落地后,他失去平衡,重重摔倒。
没有足够的积分,他九年的北京冬奥之旅就结束了……
中国石油大学厨师明志祥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请假担任裁判。
30多年前,他曾在全运会上获得滑雪第三名。其后多次担任全国滑雪比赛的裁判。
2021年12月底,经过选拔,他终于收到了冬奥组委的邀请函。他说:“能够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参加北京冬奥会,实现了我一生的体育梦想,我会尽全力确保比赛顺利完成!”
在普通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终,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复制谷爱凌和苏一鸣的成就。很多人只是充当分母,或者成为其他行业的普通一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像雄鹰一样,在自己的轨道上默默追寻自己的梦想。飞。
(图为雪坡上的神奇摄影师)
团结一致,坚持下去,欢迎转发,点击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