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2022)发布:科学喂养助力儿童健康与成长

    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生命早期是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的机会之窗。从出生到2岁这段时间是生命早期关键的1000天的核心时期。科学喂养和良好营养是婴幼儿时期乃至学龄前儿童短期和长期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2022年)》(以下简称《指南》)日前正式发布。国家卫健委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沉海平指出,此次发布的《指南》聚焦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明确喂养指南,为科学育儿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在家里。 “我们希望《指南》的颁布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母乳喂养家庭的意识和行动,帮助家庭让孩子从母乳喂养到家庭用餐良好过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国家卫健委食品司营养司司长徐娇表示。

    《指南》是面向全社会的育儿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推动儿童健康从生存向发展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儿童健康关系家庭幸福、民族未来。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规划(2017-2030年)》,提出开展生命最初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今年又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面落实落实合理膳食行动和孕产妇保健等政策。儿童健康促进行动,对于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至关重要。这个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婴儿营养餐怎么吃_小宝宝要营养_婴儿需要吃营养餐吗吗

    徐娇表示,国家卫健委积极落实相关工作。一方面保障婴幼儿营养健康,坚持倡导母乳喂养,从政策层面、标准层面积极推动母婴健康建设实施。成立国家营养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下设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了0~3岁婴幼儿喂养指南和营养评价标准,去年还制定、修订和实施了一系列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组织开展一系列婴幼儿健康主题科普教育活动,指导婴幼儿营养、健康、科学喂养,保障婴幼儿食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强孕产妇营养干预和指导。现阶段,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引导各地加强临床营养专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为不同经期的女性提供营养状况评估、咨询指导等服务,做好神经管疾病的预防工作。缺陷。基本上,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孕期营养一揽子干预方案已经出台。颁布了孕妇和乳母营养补充相关标准,制定了妇女孕前和孕期营养筛查和评估指南。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指导,干预端口尽可能前移,提高母婴营养健康水平。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跃新表示,《指南》是送给母亲、其他家庭成员、职业工作者的一份礼物,或者说是教材。 《指南》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指南》中有很多具体的操作规则或操作技巧,既理论又实用,并且可以为家长和专业工作者提供很好的参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需要学习很多技巧来保证他或她的健康。我们希望把我们成熟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广大公众科学合理地喂养婴幼儿,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发育,中国营养学会遵循“充分循证、结合我国实际、参考遵循国际建议”并以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为基础。特点,充分考虑当前婴幼儿喂养的突出问题,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婴幼儿营养科学研究成果,修订完善了《指南》,其中包括《婴幼儿母乳喂养指南0 -6 个月大”和“7-24 个月大婴儿指南”。喂养指南》、《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和附图。

    科学喂养,阶段性喂养,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小宝宝要营养_婴儿需要吃营养餐吗吗_婴儿营养餐怎么吃

    “婴幼儿喂养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这一时期是生命初期1000天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沉海平表示,提倡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富含营养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可以满足0-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任何婴儿配方奶粉都无法替代的。母乳喂养对于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降低母婴疾病风险、改善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早期是人体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基于最合理的营养和生命因素,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风险的积累。”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志旭打了个比方,就像一棵小树的树枝。如果幼时弯曲,当枝条强壮时就很难伸直。王志旭介绍,《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包括6条指南: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并注意早吸吮;反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当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不需要补钙;任何动摇母乳喂养的想法和行为都必须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让他们帮助做出决定;定期监测身体指标,保持健康成长。其中,母乳喂养尤为重要。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甚至可以超越一般食物的概念,它不仅为婴儿提供营养,还为婴儿提供更全面的帮助。”王志旭说道。

    对于7-24个月的婴幼儿来说,及时添加辅食更为重要。 “达到6月龄后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可以持续保证婴幼儿的能量供应和营养补充。如果婴幼儿辅食的次数和品种不足,会明显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体重低、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迟缓等健康问题。”沉海平说道。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任医师盛晓阳介绍,《7-24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提出6条指导方针:继续母乳喂养,6个月后必须添加补充剂。补充食物,来自富含铁的果泥 开始吃同样的食物;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注意动物性食品的添加;尽量少加糖、盐,使用适当的油脂,保持食物的原味;促进反应性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注意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定期监测身体指标,追求健康成长。

    此外,沉海平表示,应鼓励2岁以上婴幼儿自主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独立进餐、与家人同桌进餐、尝试多种食物,可以促进婴幼儿粗、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家庭亲子关系的建立,促进孩子情绪的发展、认知、语言和沟通能力,并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曾国介绍,《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提出了五点核心建议:食物、定时进餐、独立饮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牛奶、喝足够的水,适当选择零食;烹调得当,少调料、少煎炸;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准备,增进对食物的理解和热爱;经常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身体测量,保证健康成长。

    1、新生儿出生后,有的妈妈可能没有母乳,可能会暂时吃几天奶粉。会影响以后的母乳喂养吗?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苏以翔:

    绝对不建议从出生就开始喂养婴儿配方奶粉。一方面,吃了婴儿配方奶粉的孩子想要再进行母乳喂养会非常困难,所以出生后必须让婴儿吸吮母乳。 24小时甚至48小时没有奶也不用担心有什么问题。婴儿出生时体内就已经储存了能量。另一方面,出生后也不建议吃婴儿配方奶粉,因为新生儿的肠粘膜尚未发育完全,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肠道屏障功能较差。此时进入肠道的大分子物质可能通过肠粘膜间隙进入体内。如果在生命最初阶段喂养婴儿配方奶粉,其中的乳蛋白分子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婴儿体内,导致乳蛋白过敏的发生。母乳中的蛋白质与婴儿自身的蛋白质同源,不太可能引起过敏。相比之下,牛奶蛋白属于异源蛋白,引起过敏的风险远高于母乳蛋白。

    婴儿需要吃营养餐吗吗_婴儿营养餐怎么吃_小宝宝要营养

    2、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好?是不是也需要根据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判断?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振宇:

    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零180天。母乳为婴儿提供了这个阶段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180天后,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能量和营养需求,此时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研究表明,4~5个月时添加辅食与6个月时相比并没有任何好处。过早添加辅食,如4个月龄前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超重、肥胖等一系列风险,也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等风险。肠胃不适等问题,所以应该坚持6个月才开始添加辅食。

    3. 为什么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在几天后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怎么理解这个“几天”呢?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志旭:

    《指南》指出,补充维生素D应在出生后几天开始。很多人有一个疑问:“几天”到底指的是多少天?孩子出生前生活在母亲子宫里时,会从母亲那里获取一定量的维生素D并储存起来。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孩子出生后体内会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储备。维生素D的基本来源是阳光照射和皮肤合成。刚出生的孩子母乳中维生素D不足,因此出生后仍需依靠皮肤接触阳光来获取维生素D。但现在人们在很少接触阳光的环境中养育孩子。如果出生后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供给就会相对不足。孩子出生后,当妈妈可以更加平静、轻松地喂奶时,就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了。

    《中国食品报》(2022年6月8日第03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950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