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赛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小组赛阶段即将结束。不知道你支持的队伍会晋级吗?
为什么不先休息一下,把注意力转向国家呢?
中国足球夺得了世界冠军,你知道吗?
该纪录来自蒙古女足。
1993年,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在以色列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
1993年,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以下简称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身着中国队队服,漂洋过海代表中国参加以色列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面对以色列、丹麦、比利时等强队,这支女队竟然以五战五胜、打进40球不失一球的成绩,实际上夺得了世界冠军。
为纪念这一历史性胜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号召内蒙古青少年向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学习“女足精神”。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使命”,在世界杯上书写了壮丽的传奇。
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女足在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夺冠后与丹麦队合影。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在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诞生。球员招募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招揽优秀的足球人才,主教练往往需要深入牧区,说服一些关心的家长让女儿加入足球队。招募完全部队员后,经过两年的刻苦训练,1989年,姑娘们迎来了女足第一个冠军——全国四省(区)八市中学女足邀请赛冠军。至此,呼和浩特蒙古校女足已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六名队员的胜利。 1991年,参加“七星杯”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并获得第一名。 1992年全国青年女子足球锦标赛获得冠军。同年,获得“洁华杯”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邀请赛冠军。 1993年,她代表中国参加以色列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并以不失一球的成绩夺得世界冠军。
1992年,女足队员在艰苦条件下训练
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草原上的女足铜像
从艰难招兵买马到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的发展承载着具有民族情感的“女足精神”。呼和浩特蒙古学校的操场上矗立着两个正在踢足球的女孩的铜像。全校师生都为此感到自豪。学生们常说,每次看到铜像,都能感受到全力以赴的“女足精神”。
从1987年到2018年,蒙古校女足的30年赛场上并没有一帆风顺。游戏中有赢家和输家。女队员们不忘初心,赢了不嚣张,队员间加强团队合作,提高默契,输了也不气馁。他们总结经验,加强训练。他们坚守自己的足球梦想,全力备战下一场比赛。
2008年区中学生运动会第一名
2014年,国务院确定内蒙古成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份。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抓住我国足球改革的重大机遇,被确定为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紧紧围绕女足发展,先后组建了高中、初中、小学梯队四支女足队。
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在自治区青少年女足锦标赛中获得小学组和初中组冠军。
中小学球员在训练中
女足队员在训练中
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足走过了近30年的辉煌历史,已向国家职业队和高校输送了100多名球员。 2017年11月,蒙古校女足队员乌里·古穆拉入选中国女足国家队。 (成人组)。呼和浩特蒙古学校校长阿布日古、主教练敖军密切关注女足训练。国足马晓旭、国家U-16女足主教练高虹以及外籍教练均已受邀来校指导女足训练。
乌日古穆拉资料图片
国足队员马晓旭为女足队员示范
国家U-16女足主教练高虹指导女足队员
外籍教练指导队员训练
2017年12月9日,呼和浩特蒙古学校女队代表中国前往澳大利亚参加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姑娘们以3:0击败西澳队,迎来了对阵澳大利亚强队的首场胜利。这也让女孩们信心倍增。随后球队在比赛中以6:0战胜南澳大利亚队。
女足队员在比赛中
女足队员在比赛中
成为澳大利亚报纸头条新闻的蒙特梭利女子足球女孩
比赛中,蒙古校女足不仅展现了拼尽全力的勇气和信心,展现了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力量和耐力,更展现了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的毅力和毅力。 。足球精神在这些来自草原的姑娘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绿色的操场上,来自草原的铿锵有力的女运动员们,尽管赛程坎坷,但从未停止过努力。永不言败,永不放弃,这就是“女足精神”,赢了不狂妄,顺境时加强团队合作。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逆境低头!
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是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教授蒙古语文的十二年制民族学校。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狠抓教育质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开展了博克、蒙古象棋、剪纸、马头曲尔、蒙古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荣获市、区、国家级奖项。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优质示范高中”等荣誉称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