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激性疾病与辨证新方法——心身疾病与亚健康的硬软辨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富(10 0 053)。中医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作为21世纪的中医从业者,我们有责任继承中医理论,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问题,中医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发展创新永无止境,永不止步,推动中医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一、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 情志病学说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指出“精神内伤,则导致体衰”。历代都有发展,特别是在《三因一病证方》中。根据“内因、外因、非内外因”的致病理论,内因就是情志引起的疾病。清代王绪皋专门论述了治肝的三十种方法,并指出“肝病最为复杂”,“杂病中,肝病常居第六、七位”。心身疾病最早由美国学者于1934年在西方提出,被日本人称为心身疾病。 20世纪80年代,心身疾病传入我国。心身疾病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一般认为,它约占所有疾病的60%。
常见的心身疾病大多是内科疾病。下面通过中西医疾病名称的对比来介绍一下。括号内为中医疾病名称。 1.1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慢性胃炎(胃)、胃神经官能症(腹胀)、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痢疾)、肠神经官能症(腹泻)、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慢性胆囊炎(胆囊胀)、慢性胰腺炎(腹胀) 1. 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眩晕)、原发性低血压(眩晕)、冠心病(胸闷)、心律失常(心悸)、心脏神经官能症(胸闷)梗阻)、雷诺病症状(抽搐)、Bu受体过敏(心悸)、心因性晕厥(抽搐)等。 1. 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支气管哮喘(哮喘)、换气过度综合征(哮喘综合征)、神经源性咳嗽(肝性咳嗽)等・8 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