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夸张的是,00后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游泳小将艾彦涵、艺术体操队尚蓉、前跳水世界杯冠军任茜,看着这些青春洋溢的00后小伙子,小编只想说,让老阿姨找个地方哭一会儿吧。
不仅是奥运会,2014年中考,最后一批90后毕业生初中毕业。现在初中即将全面进入00后时代。
但说起2000年出生的人,你的印象是什么?
是这样吗?
现在还是这样吗?
有人说0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他们只是普通的“顽童”。 00后是什么样的,只有看了才知道。
网络上的00后:
这一代的孩子太可怕了
去年,韩国偶像团体EXO的粉丝和国内偶像TFboys的粉丝在小学生中掀起了一场“世纪之战”。
短短几天,美拍上就出现了数百个“吸血鬼”视频。一边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为我的偶像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许骂。”对方冷笑一声,对你的身手不屑一顾。从成员到专辑歌曲,都抄袭我的EXO,太无耻了……这些00后粉丝在视频中完美的表情和惊人的话语,让围观者震惊不已。
几个月前,一名14岁男孩直播化妆过程一夜走红。视频中的小男孩化完妆后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有网友感叹他的化妆技术不如2000后。男生!也有网友评论道:“现在的孩子做事太厉害了,好像作业太少了。” “孩子,这将是你以后的黑历史!”这位14岁的网红说:“我只是想炫耀一下自己。”让你以后永远不会后悔的化妆技巧。
看完这些新闻,你是否感觉自己的三观被毁了:为什么这一代的孩子这么可怕?无脑、炫富、早熟、爱慕虚荣……这些都成为00后的标签,一提起就让人皱眉。但00后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
看看00后的自己:
拒绝妖魔化
在各种00后新闻的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两个网友说:“普通00后就静静看吧”。 “这样的屈指可数,我们00后不会承担责任。”
在知乎上诸如“2000年出生的你,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等问答中。 “2000年出生的一代怎么样?”,不少00后受访者站出来为自己辩护。
受访者EMI:初三的狗早上比太阳起得早,晚上比太阳晚回家。每天都是作业,作业,作业,作业。 “快换班”压力很大。我每天晚上12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出门。但想到自己一天天离自己理想的高中越来越近,我就感到浑身充满了干劲。
受访者蒋猛:00后的生活大部分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那些非常特殊的00后只是我们的一部分,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我看到之前的一些回答提到了出国留学、参加比赛,但在我这里很多人初中毕业后就出去工作了。所以不同的地域和家庭因素可能会导致每个人的愿景不同。这真的取决于00后能做什么、是什么样的人。几年后我们就无法确定了。
受访者孤傲的手指饼干:受访者出生于2000年,我不太想“炖鸡汤”并嚎叫“我们00后其实一点也不辣”,希望能给你一个稍微理性一点的答案看法。
至于网络上一些2000后的令人发指的视频……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十四亿人中,怪人不是很多吗?只是轮到了这一代。他们年轻时做过的蠢事被拍下来并广为流传。想想就让人心痛。
还有一些00后的神奇答案,应该与社交网络的流行有关。十年前,小丑这个物种还不存在。
还是希望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一概而论。每个时代都有渣男和精英,局部永远不能代表整体。
在2000年出生的人眼里,喜欢通过网络直播炫富、早恋、早孕的人只是少数,而大多数同龄人仍然会努力学习、努力学习。认真地生活。
然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已经习惯了被信息轰炸。他们知道的越多,自信心也相应增强。他们更早地认定自己是有能力、有思想的成年人,言行也开始“人性化”。他们强调平等和尊重,热衷于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人甚至走极端,模仿成年人的衣着甚至性行为。
老师眼中的00后: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00后一代,最麻烦的莫过于每天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老师,同时还要与几十个“调皮孩子”打交道。
曾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他不接受批评,也不服从管理层。你批评他,他就会反过来跟你理论。不像我们小时候,如果我们再听话一点,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确实,想要了解新一代00后,成为他们心中的好老师,新态度、新方法必不可少。
00后特征:知识渊博VS不信任老师、傲慢
从微博、微信、网课,学生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多了,时政新闻、名人八卦,流行的一切都有。与此同时,他们不再将教师视为权威。
遵义的刘慧老师说,她的学生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时就会大声反对老师。因为学生的意见都是从书本或网络上获得的,加上自己的理解,所以他们相信自己的感觉。
浙江的小何老师也表示,现在的孩子有问题就会自己去找“度娘”。当他们遇到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自己去问题搜索软件中解决。教师不再是寻找答案的唯一途径。在她看来,这种方式虽然更加方便、高效,但知识的准确性和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却无法得到保证。
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呢?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绝招。
专业但又活泼有趣、见多识广、乐于分享
大白是一名数学老师。他深受学生欢迎的秘诀就在于尽可能展现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当我解释知识时,我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除了知识之外,我还教学生哲学、数学发展史、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我还给学生放映数学电影,激发他们对大数学的兴趣,效果很好。 ”
无论学生年龄多大,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都是一样的。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课、知识渊博、愿意解答学生各方面问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眼中无疑是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学生自然会信任和喜欢这样的老师。
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给他们表达自己的空间
广东的罗雪芬老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有一次我穿着牛仔裤走进教室,一个男生突然说:老师,你的裤子翻反了。我尴尬地赶紧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裤子,突然意识到:这条牛仔裤的前面有装饰口袋。这些口袋通常位于裤子的后面。
我松了口气,想赶快结束这个话题,开始上课,于是我说:“我没有穿反了。”我以为八九岁的孩子都会听老师的话——老师就是权威!没想到孩子们不相信,坚持说我错了。我不得不转动口袋的翻盖给他们看,然后再把口袋翻过来,给他们看后面的两个牛仔裤口袋,然后他们才放弃。
我干脆抓住机会,请大家讨论如何识别裤子的正面和背面。班里的孩子们开始看着自己的裤子,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最后我其实想出了几种区分裤子正反面的方法。这种动力比我学习书本知识时强烈得多。
只有给孩子们表达意见的空间,并清晰明确地回应,而不是抱着愚弄他们的心态放过他们,才能让这些固执己见的00后信服。
00后特征2:性格VS脾气
00后深受六人喜爱。他们从小就有过与大人交谈的经历,自我意识早已被唤醒。他们要求平等、自由和个性。他们不会害怕老师的批评,但脾气会很坏。
许多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接受批评。相反,当你批评他们时,他们会瞪你。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高高在上的说教并不能满足他们的“交流”需求。
面对有个性、有脾气的00后,批评也要讲究方法论。
用沟通代替批评
来自湖北的张老师说:“我现在不太批评学生了,或者是换个面孔批评他们,让好的建议更悦耳,偶尔给他们泼冷水。”
广东罗雪芬老师用交流和游戏代替批评。
有一次,罗老师班上的两个小男孩发生了争执。罗老师把他们带到办公室,告诉他们:“你们可以用拳头解决,也可以用嘴互相抱怨,也可以向我抱怨彼此的十个错误。当然,你们也可以告诉我你做错了什么,你选择哪种方式来解决冲突?”
五分钟后,罗老师看着眼红的学生,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发言,用什么方式。
罗老师以成年人的身份与两个犯错误的孩子进行沟通,提供选择,留出自我反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发言欲望。效果自然比自上而下的批评要好。 “孩子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罗老师总结道。
蹲下来和学生交朋友
不仅被批评的时候有脾气,00后的性格体现在方方面面。为了时刻与00后学生保持顺畅的沟通,教师必须主动与他们交朋友。
如今的学生,自嘲几乎是一种生活态度,学生也喜欢不那么居高临下、敢于嘲笑自己的老师。
下图为某重点中学高分榜。学术大师使出浑身解数,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在同学们眼里,敢于自嘲是一种道理,也代表着一种幽默、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想要更亲近、更容易信任。另外,了解学生之间的动态,了解学生关心什么,能够和学生聊天,也是让学生敞开心扉的好方法。
00后3代特征:追赶潮流、快速接受新鲜事物vs不专注、不坚持
你知道A站和B站是什么吗?你知道“开黑”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鬼畜视频中有趣的部分吗? 00后的世界每天都充满新奇的事物。同时,他们也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加上良好的成长环境,00后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有待加强。
而如果你想培养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品质,光靠说教是不够的。
用同理心对症下药
使用同理心实际上意味着“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哎,我昨晚玩了一晚上游戏,没学习。” “我也是,我也是,昨天的戏太好看了,根本停不下来。”这种对话已经取代了“早上好”,成为学生之间常见的对话。 “问候”。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喜欢强调自己不够努力?可能是压力太大,也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努力了却做不好太丢人了”。 200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是在几代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渴望卓越、卓越,却又害怕做不到。教师了解学生“现在不努力,但努力一定能行”的逃避心理,从而对症下药,鼓励学生以平常心对待成功或失败,以执着和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
要了解学生,还需要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榜样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然而,面对潮流的00后,谈论悬梁刺臀、削墙偷光就显得不够有趣了。最好从学生喜欢的偶像明星开始。就连TFboys、EXO等偶像团体,练习生的日子也很艰难。他们一边在片场演戏、在后台排练,一边要兼顾学业,努力考高中、高考。偶像、体育明星、二次元大神……他们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往往让学生更加感动。
00后是一个矛盾的群体。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加快了解整个世界的步伐。他们看起来非常成熟;然而,受限于年龄,他们不可避免地处于自以为是的“中年”。他们享受着更好的环境,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自称有人生哲学,但他们也正处于重塑价值观的时期,每天都在摇摆不定……这样的一群孩子,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但谁没有经历过彷徨、迷茫的青春期呢?面对不同的00后,他们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引导。他们其实很可爱。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16年第10期《不一样的“00后”,我们了解吗》、知乎问答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