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庆典:篮球改写命运的传奇人生回顾

    故事由来:一支知识青年组成的篮球队称霸南粤足坛

    故事要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说起。 1969年初,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海口市成立。兵团下辖10个师。第1师、第2师、第3师、第4师、第5师、第6师、第10师共驻海南岛。第7师驻扎在海南岛。其中,第8师和第93师均驻扎在湛江地区。这是一支手无寸铁的生产大军,建设力量达96万人,却没有建立正规的专业队伍。于是,出于对篮球的热爱,1971年组建了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篮球队,由广州、海口、湛江、潮汕地区的知青和东南亚归侨组成。

    年轻的篮球队名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

    分配

    男性

    篮子

    兵团队主教练冯国忠今年75岁。为了这次聚会,他提前两天从美国飞回海口。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所有关于军团小队的记忆都浮现在脑海中。回忆起球队过去的组建过程,他告诉记者:“兵团队成立时,是以六甲男篮为基础的,当时在琼中营根成立了一支由知青组成的球队。 1968年,1969年,第六师卢师长带着新组建的队伍到附近驻地交流,大受好评,随后又到海口一战成名。组织了十个赛区的篮球比赛,然后以六赛区男篮为基础,选拔各赛区的球员组成兵团男女篮球队。”

    兵团代表队荣获广州军区男子冠军

    兵团代表队荣获广州军区男子冠军、女子亚军

    这支不起眼的球队成立不久,就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当时,广州军区辖广东(含海南行政区)、广西、湖南三省,部队之间竞争频繁。兵团男女队每次参加军区比赛,总能进入决赛。兵团代表队参加了两届广州军区比赛,男、女队分别获得1次冠军、1次亚军。而且,每年都可以邀请一支业余球队参加国家甲级队的冬训比赛,与当时国内的顶尖球队较量,胜负仅相差10分。曾经是中国篮球界的传奇人物。直到1975年军团解散,这支成立仅四年多的篮球队才结束了他们的传奇之旅。

    男篮故事:穿解放鞋打球被众人嘲笑,但我最喜欢一双篮板鞋

    军团队是一支业余篮球队。与专业队伍不同,他们通常要参与生产单位的建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和比赛。六甲男篮时期,球队没有任何像样的运动器材。在日常训练中,球员们经常赤脚踢球。时任球队主帅冯国忠自豪地说:“我记得球队刚成立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队下来吊唁。县体委通知队员过去比赛,州队已经穿着整齐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球场热身后,我们的球员从各个农场赶来,都穿着自己的背心,光着脚或穿着解放鞋,但我们队在比赛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1969年,他们以知青身份来到六师五团(新农场),后来成为著名兵团队的四位主力队员。左起:李国庆(11号,180厘米)、桂三荣(7号,173厘米)、林银宝(9号,174厘米)、李家雄(8号,171厘米)。

    根据球队发展的需要,第六师男篮于1971年开始迁往海口,新队员不断加入。女篮也在此时正式成立。到达海口后,大家的简约风格依然没有改变。广州军区听说兵团有一支不错的球队,邀请球队来广州打比赛。首场对阵广东队的比赛中,球员们上场时都穿着解放鞋。被观众嘲笑:这些人连球鞋都没有,还能打球吗?要知道,广东队当年在国甲联赛中排名第五,而兵团队在场上身高只有1.83米,平均身高还不到1.80米。差距巨大,军团战队不被别人看好。

    1974年7月,左起:郑光兴、李昌海、桂三荣、吉书记、高振南、李国庆。 (军团男篮合影)

    1974年7月,广州。左起:郑光兴、李昌海、唐天河、陈达

    “上半场我们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因为我们队的球风很强硬,快、准、狠是我们队的特点。比赛过程中,我们攻防转换非常快,没等对手来得及“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到篮下投篮了。”冯国忠说道。就这样,整场比赛,尽管对手强劲,奋力追赶,但他们还是以1分之差输给了军团队。

    1974年8月,兵团四队搭建的水泥球场上。左后起:徐修仁、柯山、吴修贤、冯颖一、徐寅、李晓红、何宇、梁敏仪、黄玉英;前左起:肖干、林世静、辛正祥、李绍章、周立耀、孙晓杰、冯志毅、冯国忠(肖干为厨师)。

    据冯国忠介绍,比赛结束后,军区领导非常高兴,下令给队员每人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此时,这还是军团队员第一次穿上嘉莱篮球鞋。队员们非常珍惜他们的回力球鞋。他们把它们洗干净并收起来以供游戏时使用。他们日常训练仍然穿着解放鞋。

    1972年,兵团队日常训练时穿着自己的衣服和解放鞋。其中,高腰解放鞋是星团橡胶厂专门为球队制作的,被誉为“兵团回力”。

    女篮趣事:副政委被打得缝针,首长光头被当球拍。

    军团女篮当时也是一支强队。女篮正式成立后,得到了军团长的特别关怀。他经常在周末看望球队,组建临时球队与女篮比赛。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幸福的故事。

    1971年,兵团四所学校的室外篮球场上,背景是由茶厂仓库改建的室内球场。从球员身后的石头堆和木糠跑道尚未建成来看,土球场正在准备铺水泥。队员们身着军区发放的比赛服合影留念。

    1972年,兵团队的青春岁月。左起:黄银英、朱秀珠、黄秀明、李建友、何宇、李晓红、陆西北、徐寅

    70岁的兵团女篮队员张明芬回忆道:“领导很看重我们,每周六晚上都组了队和我们一起打球。有一次我在防守时,打了一个副政委的手,直到他被打。”真的,我很尴尬。”她微笑着,用手捂住脸,露出尴尬的表情,仿佛这件事就发生在昨天。

    1973年5月,加入第六师第十九团。左起:黄玉英、黄银英、柯山、梁敏仪、朱秀珠、吴秀贤、张爱芬;前左起:周燕山、冯颖一、徐寅、李晓红、潘瑞深、何宇。

    1974年,兵团女篮正值巅峰:左起:徐修仁、吴修贤、冯志毅、冯英一、徐寅、李晓红、柯山。

    兵团女篮的有趣故事还不止于此。 67岁的女选手黄丽英回忆起以前的一件趣事,忍不住笑出声来。她告诉记者:“有一件事情我到现在都无法忘记,现在想起来我就忍不住笑了。那天,军团领导照例来和我们一起玩,但天色已晚,我们的球场灯光条件也不是很好,打斗过程中,一名队员误以为领队的光背是篮球,立即将其拍打。 ..”

    军团队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比赛队服。女篮队的球衣是用平布缝制的,上面绣有各自的号码。

    还有一件“小事”让队员们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他们的篮球服上的号码是他们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他们荣誉的见证。 “因为我们当时条件不太宽裕,去打球的时候没有运动服,都是自己裁剪号码,手工缝制的,鞋子是解放鞋。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广州军区打球,对手看不起我们,说我们没有战斗装备,连衣服都没有,结果我们最后赢了,让对手无语了。”张明芬高兴地说。

    旧时光

    兵团女篮首次身穿军区捐赠的官方运动服和篮球鞋

    忆往昔,军团队的种种往事,以有趣的方式投射在女篮队员们的心中。当往事再次被提起时,触动着玩家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张明芬说:“人生过得真快,一晃50年就过去了,过去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每一幕场景都清晰无比。那时我们还在种菜。”和养鸡……我们通常用木糠做跑道,在沙土篮球场上训练都是美好的回忆。”

    1971年冬天,两排巨大的杉树被运到秀英码头附近的海滩。军团组织了当时正在训练的几支队伍、军团队员以及附近部队的人员,将那排杉树拆除并搬上岸。 。全体人员在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海水中连续三天奋战,圆满完成了任务。图为当时集训队女队员抬着杉树。

    “这些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军级干部陪着我们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去打篮球,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在那个时代,篮球是很简单、很快乐的。” ”黄丽英叹了口气。

    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年轻的篮球队名

    1977年,广州军区女队参加全军比赛,获得第一名。其中,黄银英、潘瑞辰、李建友均来自兵团队伍。

    篮球明星:他们是上世纪海口老一辈球迷的珍贵记忆

    20世纪60、70年代,海南文化体育娱乐项目很少。电影和篮球是人们饭后谈论的唯一话题。那段时期,海南篮球界不乏海南男篮、海口男篮、海南军区、南航等强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男篮也名声大噪,不少球员与当今篮球明星齐名。

    军团男子篮球比赛剪影

    军团男子篮球比赛剪影

    “兵团队组建以来的两三年里,面对过多支国家一流强队,表现出色。每当兵团队在海口比赛时,海口市都会挤满人。唯一的海口照明球场可容纳3000多名观众,不仅场内挤满了观众,近千名球迷也聚集在场外体验比赛,聆听场内的欢呼声,现场热闹得就像过节一样。 66岁的军队队员说:“这次回到海南,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们队员坐在茶馆里喝茶,得到了老一辈海口球迷的认可。并热情地说:“那不是一个人,还有人记得我们,我真的很感动,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球员剪影

    “这次海南相聚是一种缘分,不仅可以见到以前的战友,还可以见到以前的对手,这次海南之行意义重大。”席间,冯国忠与海南队队员(当时的对手)吴坤才开心地合影,一直嘟囔着,感觉场上和他交手的事情就发生在昨天,而在转眼间,我们都已经长满了白发……

    冯国忠(左)、吴坤才(右)

    今年68岁的队员李长海感慨道:“在海南的这段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最难忘的时光,因为那时我们年轻、头脑简单,还有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真好啊!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们要上山砍柴,盖房子,只有油盐米。但我们连蔬菜都没有。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无论条件多么困难,我都愿意回去。”

    篮球改写人生:从球员到教练,为民族体育奉献一生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兵团从1971年成立到1975年兵团解散,只存在了四年时间。但兵团作为一个集体,锻炼了队员的身体,培养了队员的能力,让他们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队员李志文在北京奥运会上担任奥组委手球比赛主任。这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军团篮球队的荣耀;队员李长海是现任国家青少年女子沙滩手球队的主教练,他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利用余力,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1974年12月,加入八一手球队的原兵团队员李长海、李志文、高振南在昆明西山龙门合影。

    时间卷轴拨回到1974年,兵团队最后一次参加军区比赛后,李志文、李长海、高振南三名队员被调入军区手球队,后进入八一队。在八一队效力两年后,李志文和李昌海来到广州,在解放军体育学院任教直至退役。在此期间,李志文和李长海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通过了国际手球裁判员考试,并继续参加各种国内和国际手球比赛。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和努力为成功铺平了道路。

    1975年2月,李志文、高振南、李昌海加入八一手球队。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李志文的机会来了。当时,北京奥运会有28个大项,奥组委需要28名赛事竞赛总监。手球项目,他们选择了中国手球界的资深人物李志文。 “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是唯一一个从京外到北京的竞赛总监,我感到非常自豪。”李志文说,“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我在北京呆了两年半,这段时间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很多知识。”据李志文介绍,在工作北京奥运会之后,他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轮椅橄榄球项目。

    李志文担任北京奥运会奥组委手球竞赛主任(图/网)

    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年轻的篮球队名

    李志文对国家手球的贡献中,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创建了“手球比赛技术统计数据服务”系统,为中国乃至世界手球比赛提供数据服务。至今仍在使用,并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李昌海现任国家青年女子沙滩手球队主教练

    李昌海在工作中一直处于“不休息”的状态。现任国家青少年女子沙滩手球队主教练,仍带领两队共30名队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据他介绍,参加完这次与队友的聚会后,他带领队员进行训练,备战明年的亚洲手球锦标赛和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在接受采访时,他直言自己压力很大,但随后他雄辩地说:“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工作,我只想说,正是因为军团队的热情还在,我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为名利,从篮球到手球,为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

    据了解,1975年兵团队解散后,随着知青陆续返城,一些队员考入高等院校,成为专家、教授、医生等专业人员或国家公务员;一些团队成员去经商并拥有自己的公司。整个世界;有的团队成员远赴国外定居,过着悠闲的生活;有些人退休在家照顾自己。也有一些队员毅然选择到体育系统工作,一直为基层体育默默耕耘。

    那些老照片真是太棒了

    1971年9月在广州农业培训学院合影

    1971年9月在广州农业培训学院合影

    1972年,团队在三亚合影。

    1972年,三亚,天涯海角

    1972年,三亚世界末日

    1972年,三亚世界末日

    1974年4月,队伍编入第6师第6团,在梨木山下合影。后排左起:梁民义、黄银英、周燕山、朱秀柱、徐银、潘瑞辰、冯英义、六团团长、黄指导员、柯山、何宇、吴秀贤、欧文红、张爱芬、黄玉英,李晓红;前排:李志文、随行人员、林世静、辛正祥、李少章、冯国忠、琼中裁判、桂三荣。

    1975年夏天,参加全军运动会后,广州军区篮球队的部分队员。其中,邓振辉、高康、李国庆均来自兵团队伍。

    年轻的篮球队名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

    团队就是一家人:不同的道路,同一个目标,强大的凝聚力让他们在一起走过了50年

    这次聚会,有的团队成员来自广州、深圳、湛江,有的甚至从美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外回来。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在知青上山下乡浪潮中成立、只存在了4年、解散了43年的团队,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过单一命令下达命令? ,数十人从千里之外被召唤而来。这个集体的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军团小队就是一个小家庭,每次队员们聚在一起,都像远行回到母亲身边的孩子一样。

    “自从球队成立以来,球队的风格一直非常积极。我们的球队就像一个大家庭,所有的男女球员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这也是我们的关系能够维持几十年的原因。” ”冯国忠说:“经历了50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最终回到了这个群体,一切世俗的标签都不再重要,最初的感情依然真挚。”

    同志们相见甚欢

    年轻的篮球队名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

    可想而知,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这支队伍物质贫乏但不苦,训练有素但不累。本组不存在阶段性斗争。团队成员之间只有兄弟情谊和姐妹情谊。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利益交换。当你置身其中时,你只感受到真诚。和爱。

    50年前,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肩负着殖民、戍边的重任,从世界各地聚集到海南这座美丽的岛屿。从踏上小岛的那一刻起,这些纯真的少男少女就开始了人生奋斗的旅程。在此期间,他们经历了磨难,变得独立、勇敢、坚强。恍惚间,五十年过去了,那时的少男少女都已经老了,都快七十多岁了。岁月染红了他们脸上的皱纹,却无法带走他们骨子里的骄傲。

    时光荏苒,这个人并不老。他们的青春,终将成为我们的青春。

    爱多体育谨以此文向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篮球队致敬!献给所有热爱海南篮球的人们,这是海南篮球不可磨灭的记忆!

    2018兵团队海南行全家福

    从左起:

    后排:高振南、于敏、李志文、宋大喜、李绍章

    中排:郑少辉、宋国梅、李文才、林东、林世静、黄汉年、潘瑞深、黄丽英、冯英毅、陆西北、徐寅、何宇、李建友、叶千兵、梁敏仪、吴秀贤, 王志廉, 张明芬, 黄玉英, 周玉鸾, 李瑞云, 周丽耀

    前排:陈慧敏、李家雄、桂三荣、李国庆、吴坤才、冯国忠、苏向强、唐天河、陈大群、李长海(抱孙女)、陈树川

    特邀嘉宾中:

    吴坤才(海南女队教练)

    宋国梅(海南女队)

    周玉鸾(海南军区女队)

    李文才(海南军区男队)

    郑少辉(海南男队)

    苏向强(南海舰队航空兵)

    后排:宋国美、潘瑞燊、黄丽英、冯颖怡、路西北、周玉鸾、梁敏仪、吴秀贤

    前排:李建友、何宇(抱孙女)、徐寅、冯国忠、叶千兵、张明芬、王志莲、黄玉英、苏向强

    从左起:

    后排:高振南、于敏

    中排:郑少辉、李国庆、李文才、黄汉年、李家雄、林世晶、宋大喜、李绍章、李志文、林东

    前排:陈慧敏、吴坤才、桂三荣、李长海(抱孙女)、冯国忠、陈大群、苏向强、周立耀、唐天河

    “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庆祝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47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