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悲伤的一天,但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我们的学习仍在继续。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行。
今天唐老师就给大家带来安徽中考错题纠错技巧。同样,我们以2017年至2019年安徽中考试题为例。如上图所示。
2017年安徽中考错题更正
2018年安徽中考错题更正
2019年安徽中考错题更正
首先唐老师给大家带来纠错题解析:
命题一般给出一个有限的范围或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作为提示,找出句子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一般错误出现在人名、时间、地点、事件、概念、文献(注意书名)等方面,因此要求学生作答时仔细审题,注意答题要求。题目限定,并按要求查找并改正错误。
另请注意以下几点:
通常有 4 道已改正的问题。一般规则是1对3错。有错误的问题必须更正,而不是删除或添加。分析纠错并不意味着删除或添加。答案格式:(×)将“XXX”改为“XXX”或(√)。你的答案必须是历史知识点,而不是程度副词等。如果你遇到剩下的两个问题,而你不知道哪一个是(√),记得把两个都打上(√)。改正错题后,要注意检查、默读,看看是否还有错误。纠正错误问题是纠正历史知识,而不是纠正古诗词。
第2点的例子如下:
( )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帝爱国运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反帝”改为“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在反帝后加上“反封建”。
第5点分析如下。两道题改完并获得4分后,如果没有时间翻书或者翻书时找不到自己而不确定,则将剩下的两题打√。我们首先假设你做一个假设,假设问题3最终是正确的,你应该打√。我们最终给出的答案都是×,而且我们无法改变,所以最终得分是4+1=5分。但如果我们都打√,并且第3题最终正确,那么我们的最终得分是4+2=6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记得把两个都勾上。
有些人可能存在侥幸心理,想赌一把。一个是√,另一个是%。
第6点的例子如下: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研究疾病的著作。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本草纲目》改成《伤寒杂病论》,而不是把张仲景改成李时珍。
很多人看《本草纲目》就纳闷,这不是李时珍写的吗?小学语文结束后,我们把张仲景改成了李时珍。其实是错误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查看一下。检查后,如果没有错误,说明我们做对了。
第7点:我说明一下,我们的历史考试可能会涉及古诗词,但是请注意,我们基本都是考历史知识,所以不可能改古诗词,比如:
“此河自隋亡以来,至今仍倚通波千里。”这是对中国古代伟大建筑都江堰的赞扬。
这个问题的修正肯定是把“都江堰”改成“隋代大运河”,而不是改以前的古诗。
其次,我们根据近三年中考真题总结出一些规则:
1. 2017年中国史3部,世界史1部; 2018年,世界史3部,中国史1部; 2019年有3部中国史、1部世界史。如果按照这个规则,那么2020年应该是三部世界历史和一部中国历史。
2、2019年的四道批改题都是年考点,那么2020年也会一样吗?年审大概率不再进行。
3、据悉,2020年安徽中考纠错题将取消,分值将附在材料题或选择题上。原因是纠错题过于简单,高分率不利于拉大考生差距。关于这一点,我们还要等待具体的考试大纲或者考试说明来确认。
那么本期唐老师的《安徽中考历史纠错技巧浅谈》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中考加油,我们下一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