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资目的不明确
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对于融资往往存在困惑:很多创业者都是快没钱的时候才想到融资;很多创业者都是在快没钱的时候才想到融资;很多创业者都是在钱快没了的时候才想到融资;很多创业者在钱不够的时候才想到融资;有的被老股东催促融资,但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融资;还有一些企业家希望“一轮完成所有努力”。一轮融资意味着已经筹集到资金,有满意的估值,并且最好有几家知名机构的背书。
上述创业者常常以混乱的方式筹集一轮资金,很快就陷入了持续缺钱的困境。
创业者在筹集资金之前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的目的可分为四大类:
基于业务发展需要的融资需要区分日常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将股权融资资金用于更重要的资本支出。在此目的下,筹集足够的资金是核心任务,估值、条款等可以适度妥协。
以提高估值为目的的融资主要是为了寻找愿意接受目标估值的投资者,融资金额并不是主要目的。
引入资源型融资的目的是寻找能为企业带来市场、技术、管理、政府关系等资源的投资者。估值、金额、条款等都不是核心目标。
而“为了融资而融资”对于一些“热点”来说也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先确定由知名度最高、愿意定价、条款最宽松的机构领投,然后以尽可能高的估值筹集更多资金。因为一旦趋势过去,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估值泡沫。
对于创业者来说,了解本次融资的目的并确定合理的金额、时间表、投资者范围非常重要。
2、融资时间窗口错误
对于创业者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融资时机非常重要。有时筹集资金失败可能只是因为“时机不对”。
企业家在进行融资前必须设定融资时间窗口。这个窗口通常根据“业务发展状况”、“账户留存现金”、“市场人气”等来确定。如果在融资窗口内没有完成融资,需要及时调整融资策略,或者停止融资,等待下一次机会。
以下是一些良好的融资时机:
对于创业者来说,平日里需要存钱,练好内功,做好生意,多与投资人沟通目前的情况,这样才能在融资窗口打开后快速完成一轮融资。
3. 言出必行
企业家必须言出必行,“不守信用”在投资机构眼中是非常严重的过失。
守信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复跳来跳去”,二是“说一套做一套”。
有些创业者确定了投资条件后,遇到估值更高/条件更宽松的投资人,就会随意跳价。这种事情一旦在投资圈传开,对于人品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企业家在与投资机构谈判之前,必须在关键条款(估值、金额、特殊权利等)上设定自己的底线。在确认最终投资者之前,您可以在市场上搜索价格并选择最符合您期望的条款来签署TS。 TS一旦签署,请勿随意更改。
说一套做一套也是一种常见的破坏人格的行为。企业家可以通过设定自己对公司业务的目标和期望来给投资者信心。建议设定一个稍低的目标,然后每次都“刚好”超出预期。
如果创业者每次融资时都先“谈”出一个超高的目标,然后又找出各种无法实现目标的理由,就会给投资人留下“不靠谱”的标签。
对于企业家来说,言出必行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4.自我感觉太好
对于企业家来说,对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是一件好事,但在融资方面,自我感觉太好却不一定是好事。
有些企业家过于狂妄,特别是那些技术能力突出或者在小众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企业家。这类企业家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一般都有点“傲慢”。然而,俗话说“百业如山”。这个时候,创始人需要明白,投资人往往可能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声”。
因此,在融资时。你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如果你觉得实在放不下“偶像包袱”,对“初级”投资者一视同仁,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董事会秘书来与投资者对接。
另一类创业者是来自投资机构的“主动来找你”的创业者。我见过他们很多次,然后他们的心态是压倒性的。事实上,看似理性的投资者群体也充满“羊群效应”。一旦听说知名机构正在对某家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他们往往会“一拥而上”,在企业家中产生一种“我很受欢迎”的感觉。欢迎”。
一些创业者开始“飘”起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众所周知,投资者一般来得快,离开得也快。如果有什么“乱流”,它们就会掉落、散落。因此,建议创业者控制融资信息的传播和投资者的数量,优先寻找可靠的投资者。作为领先的投资者,不要试图通过“广撒网”来证明自己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创业者来说,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时刻保持谦虚和自知之明可以防止你犯很多错误。
5. 在错误的投资者身上花费太多时间
根据有没有钱、专业与否,投资者可以分为四类: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接触投资人之前需要做一些功课,了解投资人的资金实力、过去的投资案例、近期的投资案例、新闻动态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一定的接触计划。
专业、有钱的投资人来之不易,遇到了一定要珍惜。创业者可以放心,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以最高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对于专业但没有钱的投资人来说,创业者可以向他们学习更多的东西,了解专业投资人对项目的判断和想法。对于认可企业家在做什么的投资者,可以将他们介绍给熟悉的投资同行。
创业者遇到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是有钱的非专业投资者/没钱的非专业投资者。对于前者,创业者需要有一套故事,能够让投资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你在做什么,未来有多广阔,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解释技术细节。
相信我,如果一个投资者对某家公司感兴趣,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了解它的技术和产品细节。对于后者,请礼貌地告诉他们走开。
对于创业者来说,不花大量时间在错误的投资者身上是成功完成融资的重要保证。
6. 谈论火车
“与人说话,与鬼说话”是一些销售出身的创始人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融资实践中,适当“包装”某些内容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好尺度。过度用力往往会适得其反。
例如,如果公司产品由某龙头企业试用,则可以适当“包装”为:“该公司与某龙头企业有科研项目合作”,但换句话来说:该公司已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一家主要制造商。 ,这显然是“跑火车”。
还有业务/财务数据/预测,例如:公司有多少注册用户,谁是顶级客户,去年的收入是多少,今年的预期收入是多少。如果创业者实在记不住,可以给出一个大数字,然后和同事核对具体数据,但千万不要凭记忆胡编乱造。
对于创业者来说,提供准确的“关键信息”往往比提供模糊的“垃圾信息”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7. 简历/核心数据伪造
被发现伪造简历/核心数据往往是融资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核心团队简历造假。企业家要适当“修饰”自己过往的简历和工作经历,比如适当“夸大”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项目经历等。
但有些可量化的内容不能“凭空捏造”,比如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级、奖项、发明专利等。因为专业投资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验证企业家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方式。
欺诈性核心业务/财务数据。根据行业特点,在法规/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统计口径、参考体系等对业务/财务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向投资者提供的原始数据必须真实。特别是不要听信一些“专家”的意见,为了融资的目的而刻意修改原始数据。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欺诈行为。
对于消息灵通的专业投资者来说,异常的原始数据肯定会引起怀疑,而一旦发现欺诈行为,公司在一级市场的声誉将迅速崩溃。
对于企业家来说,虚假的“好数据”除了欺骗自己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8. 选择错误的融资顾问(FA)
一个创业者如果遇到一个不靠谱的FA,他基本上就离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
典型的不可靠FA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负责人不熟悉行业和公司情况;广撒网,企业BP到处飞;为企业家安排大量无效的融资对接会。
当然,一些融资失败的原因是企业家过于迷信FA的品牌或承诺的资源。此类创业者没有考虑到,由于一些大牌机构同时执行的项目太多,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更多的资源分配给公司,从而可能会拖延融资进度。也有一些创业者对FA的收费非常在意,却没有考虑到,如果不筹集资金,收费多或少都没有关系。
创业者选择FA时,需要考虑FA自身的品牌、声誉、专业能力、资源以及为项目分配的精力。创业者首先应该考虑熟悉行业、愿意投入更多精力的FA机构,然后再考虑品牌、资源、收费等问题。
对于创业者来说,好的FA可以让你将宝贵的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