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常练习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练习太极拳需要练习者全身放松。所谓全身的放松,不仅仅是四肢的放松。尤其需要思想和意识的放松。思想、意识的放松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空虚、自由,而是要求思想、意识的集中,将心、气、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就集中在某一区域。根据生理学中的负感应现象,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性增强。势必削弱其他部位的兴奋,起到抑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抑制大脑皮层某些慢性病变的兴奋,对某些慢性病的康复和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现代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快节奏、高效,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紧张状态,甚至出现体力透支,长此以往势必危害身体健康。因为当人的精神负担达到极限时,血液和内分泌免疫球蛋白往往会消失。这种状态会持续数周,直到紧张感完全放松。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体免疫力很低,各种传染病、肿瘤等就会趁虚而入。美国医学专家调查显示,60%的患者患有与生活压力有关的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动脉硬化、心脏病、偏头痛和精神疾病等。练习太极拳需要思想放松、注意力集中,使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消除大脑疲劳,激活情绪,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内分泌的平衡和增强免疫力,提高免疫力。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力量。
2、经常练习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人的衰老是从脚开始的,很多老人都说自己老了。口头禅是“腿脚不灵活”。由此可见,作为人体运动器官之一的脚是一个奇怪的器官。它虽然是被人们踩踏的,但却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有206块骨头,其中一只脚有26块;它还有33个关节、20块肌肉和100多条韧带。更令人惊奇的是,《黄帝内经》中曾记载,古代中医有“足趾观法”,即通过观察人的足部来诊断人的健康状况。脚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每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小世界。按摩足部反射区会刺激足部的神经末梢,对细胞的活动产生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它还影响人体各组织系统的活动,甚至影响消化吸收、生长发育、内分泌、胃肠蠕动等。 、神经反射、生殖等功能。总之,通过足部反射区的按摩,调节神经系统,从而达到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平衡。
足部的状况标志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人到了中年,脚步就开始蹒跚,行动也逐渐变得迟缓。尤其是在现代,当人们物质条件良好、交通便利、行走机会很少的时候,脚趾活动的减少已经成为许多“文明”的通病。病”的原因。
除了脚之外,运动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膝关节。四十岁左右,肌肉开始萎缩,与膝关节相关的肌肉力量也减弱。由于重力的作用,膝关节上下关节面的软骨被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有时会出现关节积液,即发生关节老化。
人行走时,膝关节要承受相当于体重2~3倍的力,上下台阶时更大。如果关节已经患病,就会引起剧烈疼痛。疼痛让人不愿活动,活动减少又会进一步削弱肌肉,进而促使关节进一步老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太极拳要求脚五趾抓地,气下流的同时,还要分清虚实,脚步稳健,动作轻快,行走如猫,尽显蜿蜒之力。丝绸无处不在。运动过程中,全身的肌肉、关节都受到影响。参加活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骨骼、肌肉和关节都会灵活地活动。一组拳打完后,骨骼、肌肉、关节无意识地活动,从而提高关节韧带的弹性,增强肌肉的韧性和伸展性。如果按照足部保健的观点来看,我们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用五个脚趾抓地,往往独立支撑整个身体,这对双脚的反射区是良性的刺激。因此,它不仅可以锻炼脚部的力量。提高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对全身其他器官和其他组织也有良好的作用。
科学家指出,相比之下,太极拳动作缓慢、注重平衡,可以帮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体力、灵活性和耐力的极限,使他们行动更加小心,防止跌倒。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太极拳组有25.85%的人有脊柱畸形,而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为47.2%。太极拳组中77.4%的人弯腰时可以用手触地,而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仅为16.6%。经常练太极拳的人摔倒了。虚脱、骨折的发生率比不练拳的老年人要低得多。与不练拳的人相比,他们的拳脚更加轻盈、灵活。体协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把老人分成两组。一组练习健身器材,另一组练习太极拳。两组相比,练拳组平衡能力强,脑子好,走路也不会摔倒。 ,骨折发生率降低50%。最后,美国人得出结论,太极拳这种集中国东方人智慧于一身,而且不花一分钱的东西,比现代器械有效得多。
早在1996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专家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的显着变化之一是,他们将更加注重健康,通过运动强身健体。还有健身的方式。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更加注重下肢的运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认为人到了中年之后,上半身盛,下半身衰。因此,中国民间有“人未老,腿未老”的说法。美国医学界将老年人跌倒死亡率上升列为第三大死因。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通过华盛顿特区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从美国8个老年治疗中心的一项人性化设计的锻炼计划中获得的结果发现,232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了运动可以降低跌倒的可能性约13%,在各种运动形式中,太极拳的效果最好。 ,70岁以上的人跌倒的可能性降低25%。他们认为,中国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增强老年人腿部的稳定性,减少跌倒受伤的可能性。因此,美国政府专门拨款支持将中国太极拳作为预防跌倒的科学项目。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极拳这项中国武术运动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练习太极拳的年轻人较多,与国内不同。说到太极拳,很多人都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一项运动。
三、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根据管道内流动的物质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让我重点关注心血管系统。据美国心脏协会称: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吸烟和血液中胆固醇过多。目前,人类的“第一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了生活方式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运动。太极拳是最有效的运动。因为太极拳要求“意无力”,其气势如长江,生生不息,力如蚕吐丝,源源不断。一招一势,劲如四窍。这种缓慢而轻柔的运动会增加血管的弹性。 ,毛细血管得到增强。加强心肌的营养,同时增强血管和神经的稳定性,使其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更强。医学家证实,运动可以增加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这是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它可以帮助人体清除或减少恶性低密度脂蛋白(LDL),从而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梗塞风险。科学实验证明,温和、缓慢的运动可以稀释血液。因此,太极拳无疑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手段。
高血压的原因。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外,还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它是某种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大约90%的患者患有不明原因的原发性高血压。一般认为,这类高血压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导致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所致。 。因此,除了遵医嘱服药外,练习太极拳是放松心情、恢复神经中枢功能、避免全身小动脉痉挛的有效方法。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显示,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平均血压为134.1/80.8mmHg,动脉硬化率为39.5%;而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的平均血压为154.5/82.7mmHg,即高压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血压高出20mmHg,动脉硬化率为46.4%,比练太极拳的人高出约7个百分点。
4、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成人每分钟的耗氧量至少为0.25升。人体内的氧气储存量只有1.5升左右。因此,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只能通过呼吸空气来获得。获得氧气。吸入人体的氧气通过肺部,通过血液,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组织细胞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摄入人体的脂肪、蛋白质、糖等,产生可供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人们劳动和生命活动使用。同时,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在人体内长时间停留。它通过血液输送到肺部,然后通过呼吸被肺部排除。这是氧气参与人体内生物氧化的正常生理过程。正是这种频繁不间断的呼吸和氧气参与能量转换的过程,维持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
繁重的工作、紧张的学习、加快的生活节奏都会造成缺氧。缺氧对人们的健康影响很大。轻者可引起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困难等;严重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动作不协调、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慢性长期缺氧,表现为疲劳、无力、烦躁,可对全身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缺氧的人可以使用氧气保健品,如氧吧、微型便携式制氧机等,但补充氧气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坚持锻炼。太极拳要求腹式呼吸,“浊气去,清气入”。呼吸要保持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协调。这将使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发育良好。锻炼。长期练习可以加强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这样,当人们进行繁重的工作时(如搬运重物、爬山),只要调节呼吸深度,就不会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同时,由于腹式呼吸。它增加了横膈膜的运动幅度,增加了胸腔的容积变化,增加了腔内的负压和腹压变化,使静脉血更快地返回心脏,从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5、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太极拳活动中,腰是全身的主宰。能松腰,则两足有力,下身稳定,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运之源在腰”。腰部转动幅度大,带动胃、肠、肝、胆、胰等大幅度转动。同时,呼吸要深、长、细、均匀。膈肌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肝胆有按摩作用,可以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功能,甚至可以治愈肝炎等疾病。同时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改善整个消化系统,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效果非常明显。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气沉入丹田,长期练习后使丹田内收,使人体内部器官能够自我按摩,特别是性腺系统的功能。下腹部。
气神丹田的重点是练习下丹田,即脐下三寸处。长期练习这个部位,可以提高性腺的功能,增加性激素的分泌。生理功能增强,特别是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重要过程,达到补精补脑的作用。这样才能清脑、滤心、平衡气血。陈氏太极拳,独特的丹田内功与整体锻炼相结合,可以使人体元气旺盛,祛病延年,养生健身,达到健康长寿。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疗运动,太极拳也不例外。任何以太极拳作为辅助医疗的患者都必须持之以恒。练拳治病的人急于求成,力图在短时间内治愈疾病,这是很常见的。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达不到目标,他们就会停止练习。有些人经过长期练习太极拳,依靠综合疗法(如药物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疾病痊愈了。达到目的后,他们就不再坚持练太极拳了。但这样的人得到的只是小的、短期的影响,而不是大的、长期的影响。
俗话说:“人体的气血如长江,有不通则有伤”。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还体现在其良好的耐用性上。这和走路是一样的。只要你胸中有“诚心、毅力”四个字,就可以让它成为终生的健身运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可以比作一座宝山。如果能修行到老,就能得到无价之宝。相反,如果你学习没有毅力,中途放弃,那么套用太极拳前辈的话,你就会“空回宝山”。
在养生保健领域,应该倡导“练一辈子拳,才是真本事”!而不是为了凑热闹而练习一段时间。如果你能用“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人生无止境,练拳不止”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太极拳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未来。如今的太极拳以其在保健和武术方面的独特功效而受到世人的青睐。太极拳这个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当今社会,太极拳运动已从田野到公园、活动中心,从校园、厂矿到医院、科研院所,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海外,跨越欧亚乃至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被这种“缓慢而温和”的太极拳技术所吸引。太极拳是无价之宝:练太极拳休闲雅致,娱乐身心;练习太极拳可以缓解生活压力,调节心灵和能量;练太极拳以治久病虚弱,固本强体;练习太极拳以强身健体和防身术;保持健康、提高智力、延年益寿——练太极拳;提升心性、修养性命——练太极拳……太极拳保健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温县陈小王拳击研究会欢迎爱好者前来学习,为各位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
----欢迎您滑动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_(---)__-----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