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Peloton市值暴跌2500亿,国内智能健身赛道是否迎来退潮期?

    巅峰时期,Peloton凭借一款智能动感单车创造了超3000亿元的市值,引起国内外众多“追随者”纷纷押注赛道。

    因此,一手让赛道火爆的Peloton,一举一动都曝光率极高。近期的一些消息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思考过去是否存在各界对它的不正常追捧。

    如今,“一年跌2500亿”的阴霾笼罩在这只“智能健身第一股”上。不少媒体纷纷猜测,随着目前Peloton的危机,国内智能健身赛道是否也会迎来一段低潮期。这也让一些田径选手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事实上,仅仅看Peloton这个海外案例的发展,并不能代表国内智能健身跑道的未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外智能健身跑道的发展并不同步。

    为什么这么说?

    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

    因为客观分析,导致Peloton进入“至暗时刻”的过程更多的是公司本身的内部问题,在行业内并不具有普遍性。

    由于高管变动、公司重组和战略失误,Peloton 裁员 2,800 名员工

    2019年9月,成立7年的Peloton在美国上市。但当时,“智能健身器材+课程内容+社区服务”的模式尚未展现出优势,资本对其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因此,上市一周后,原本估值81亿美元的Peloton缩水近18亿美元。

    2020年,疫情肆虐,无法出门。宅在家里已经成为常态,包括工作、健身,这些都只能在家里完成。这与Peloton的家庭健身应用场景完美契合,所以在2020年,Peloton迎来了大爆发,真正享受到了一些疫情红利。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Q4 Peloton营收为6.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高于预期24%。这也是Peloton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盈利的季度。

    回顾Peloton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到,整个2020年它一直处于暴涨状态,2020年底市值暴涨至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00亿元)。

    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_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

    然而,从2021年开始,你可以看到Peloton的股价迅速下跌,今年已经触底,较峰值缩水了80%。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市场如此忽视Peloton?

    回顾一下Peloton这一时期的战略动态,或许可以让我们一窥究竟。

    疫情期间爆发后,Peloton盲目看好市场,快速非理性扩张,运营成本也暴涨,包括在台湾收购工厂、在美国自建生产园区、扩大自营供应等链,并以超过 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第一的公司。第二大健身器材制造商Precor必确等

    同时在产品方面,因为想要破圈,他们推出了很多产品,比如Bike+和两款跑步机Tread和Tread+,甚至还有机顶盒。然而,这些新品的市场反馈并不如预期。

    在此期间,公司员工从2900人迅速扩张至14000人。

    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_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

    战略判断的失误让Peloton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今年年初,Peloton 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管理层变动。创始人约翰·福利 (John Foley) 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巴里·麦卡锡 (Barry McCarthy) 接任。除了CEO的变动之外,Peloton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也发生了很多变动。

    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_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

    当然,Peloton在新的一年里遇到了更多的变化,包括公司的重组计划以及裁员2800名员工,这些都让Peloton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为了扭转局面,Peloton新任CEO巴里·麦卡锡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巴里·麦卡思 (Barry McCarth) 是 Netflix 和 Spotify 的首席财务官。他出身于互联网内容公司,精通财务管理,这是Peloton前任CEO所缺乏的。换手就像换刀,Peloton 已经开始做出调整,比如:

    这一系列增收节支的举措无疑会让Peloton逐步重回正轨。

    本质上,Peloton在疫情期间“透支”了市场渗透率,企业的正常发展进程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因此,对于国内智能健身跑道或者家庭健身跑道来说,Peloton目前的困境并不代表国内跑道玩家的未来。

    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_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

    (图为Peloton数月订阅用户流失率。来源:Peloton 2019-2021公开财务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抛开Peloton的战略失误不说,在其商业模式部分,会员续约率一直很高,保留率高达92%。疫情前、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续订率几乎没有差异。根据Peloton公开的财务数据,与美国疫情爆发前的最后一个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Peloton最近一个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硬件收入实现了109%的增长,其整体收入为143%。生长。这也恰恰说明市场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

    未来,当Peloton推出一系列调整,并采取成本控制和会员增长的双向措施后,资本市场可能会逐渐改变对其的看法。

    Peloton“因病降温”浇灭不了资本热情,国内智能健身赛道依然火热

    仅仅根据Peloton的发展来预测整个智能健身或者家庭健身赛道的未来自然是不可取的。从国内外市场来看,智能健身跑道依然火热。 Peloton的短期失败并不会浇灭资本的热情,更不会浇灭人们日常的健身需求。

    据公开媒体报道,在美国,智能健身内容服务商“FitOn”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由Delta-v Capital领投;数字健身教练服务公司“Future”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由SC Holdings领投,Trustbridge Partners领投。此外,Tiger Global、Durable Capital、Eminence Capital等基金也在Peloton股价下跌后增持了Peloton。

    在权威机构ACSM和美国运动医学会1月份公布的2022年全球运动健身趋势TOP20中,家庭健身房排名第二。家庭健身依然是不可阻挡的健身发展趋势。

    在国内,与Peloton在海外市场的严峻形势相对应,冬奥会后智能健身跑道迅速升温。

    资本市场上,近一个月来,国内已有3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家庭健身科技品牌“麦瑞克”获得A轮融资、船用机械品牌ROWWORLD完成Pre-A轮融资、“海洋机械”品牌ROWWORLD完成Pre-A轮融资。中国同音”数据智引力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为什么资本仍然青睐智能健身跑道?

    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_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国内智能健身跑道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艾瑞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元左右,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20亿元。

    其次,疫情也助推了家庭健身赛道的发展。

    几个月的居家隔离,不仅让用户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姿势,也让他们逐渐适应了家庭健身环境。另一方面,健身房、健身工作室开始线上直播,各类健身APP也拓展内容,推动家庭健身供给侧升级。

    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国内智能健身跑道拥有可观的增量市场和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美国健身人群渗透率为30%,而中国仅为5%,付费渗透率更低,仅为2.6%。与国外已经非常成熟、普及率较高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内健身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普及率不高,居民健身习惯还处于逐渐养成的阶段。发展。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未来增长空间更大。

    专注家庭健身智能硬件设备,从动感单车到划船机再到健身镜,产品矩阵逐步完善,智能迭代不断升级,消费者也逐渐接受——春节期间,智能健身设备甚至“沉”进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智能健身赛道,尤其是在智能健身镜领域。 2019年以来,除了赛道自有垂直玩家FITURE、咕咚、乐客、一健、YUPP、万达康之外,百度也推出了“天天”智能健身镜,华为、小米等智能健身镜产品也纷纷推出很快。

    千亿智能健身增量市场,赛道中的玩家护城河有多高?

    传统线下健身房辐射区域有限。健身房的位置、教练数量、课程类型都有限制。而且,消费者每天花2小时在健身房锻炼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受疫情和自身增长天花板问题影响,线下健身房目前会员流失率较高。

    因此,与线下健身房相比,家庭健身场景的优势在于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作为线下健身房的补充,消费者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使用智能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另一方面,超越时间、空间、天气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打破课程数量、类型、辅导质量等因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这也是资本看重智能健身跑道的原因。不过,随着资本赛道的成熟,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将加剧。

    回到智能赛道领域本身的业务结构,“智能硬件设备+付费内容+社区服务”模式本身的护城河还不够高。赛道内玩家想要抢占更多增量市场,还需要从技术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创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不可复制的用户价值。

    健身房明星教练是什么意思_哪些明星是健身教练_教练健身明星是什么

    在家庭健身场景中,消费者使用智能设备进行辅导,需要AI技术教练指导其调整运动姿势以及相关课程内容来完成训练。这就需要智能健身设备配备精准的AI识别和交互技术,同时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健身爱好者的需求。

    但事实上,目前智能赛道领域供给方提供的产品和内容,还远远落后于消费者对智能健身的期待。对于市场上现有的智能健身器材来说,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小红书、知乎等相关话题上,不少消费者质疑设备的智能敏锐度,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基于这两点,对于中国现有的智能健身跑道玩家来说,面对广阔的增量市场,与其担心Peloton跨越太平洋的影响,不如深入钻研技术、课程内容和社区服务,“练好“内功”,才能在行业里走得更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前笔记”(ID:xiaoqianshuo),36氪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47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