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古代体育牛人参加奥运会:从举重到赛跑,中国奥运军团的历史传承

    古代举重

    (甘肃永靖县丙灵寺北魏壁画)

    游泳古代冠军比赛视频_古代游泳比赛冠军_古代游泳高手

    古代赛马比马快(汉画像石《五伯图》,又称“马先行”)

    古代游泳(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部分)

    古代用于远投的石球(旧石器时代文物,陕西省南郑县凉山出土)

    中国奥运军团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和银牌,引起了我们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关注。据记载,古代有很多健壮的运动员,如举重的大力士、“力大鼎鼎”的项羽、能举起“临界重量”的吴霍等;避开“追不上马”的杨大雁;游泳好手有“反复游数里的能力”“周文宇”和猛扑“游数百步”的吕梁丈夫; “优秀”的铅球投手有能将十二磅重的石球打出“两百步”的甘延寿……如果古代体育“伟人”参加奥运会。他们在奥运会上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举重“优秀”:秦国人武火

    《商君书》记载:“吾火举重巨大,但不能用太大的力量去改变人。”

    建议古代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而举重运动员可能是所有项目中最难选择的。并不是因为选手的成绩不理想,而是因为成绩太理想,值得推荐的选手太多了。比如先秦的孔子、秦汉的项羽、唐朝的武则天、明末的起义军首领李自成……都是举重的。专家。

    在古代著名的举重运动员中,项羽的成就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史记项羽》记载项羽“身长八尺余,能扛鼎”。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的重型炊具。扛鼎是秦汉时期非常流行的一项运动。

    唐朝时期,举重运动更加受到宫廷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选拔军士时,首先要求“五招”。武则天当皇帝时,举重也被列为武术考试项目,涌现出一批宗师级举重运动员,其中最厉害的是一个叫王杰的人。王杰,歙州(今安徽惠州)人。据《歙州图鉴》记载,武则天立武科考试后,王杰前往长安。当他走到东卫桥时,他指着桥边的一只石狮说,可以把它举起来扔到一边。石狮重达千斤,王杰一举成名。后来他被推荐到宫中担任侍卫,并得到提升。

    如果要推荐项羽、王杰参加奥运会,没有异议,但他们还不是最佳人选,而吴获这个先秦人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游泳古代冠军比赛视频_古代游泳比赛冠军_古代游泳高手

    吴获是秦人,生活在秦武王时期。秦武王嬴荡本人就喜欢举重。 《史记·秦本纪》称他“力大,善戏”,因比武时抬鼎而死。正是因为秦武王十分重视举重,才有了吴霍、任弼、孟说等一批强者。他们个个都受到秦武王的重用,“皆为大夫”。

    那么,吴火能举起多少呢? 《商君错法》记载:“吾火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更力以换人”。先秦时期,三十公斤为一斤,一斤约为现代的15.9公斤。这样算来,就是一万五千九百现代公斤,也就是说吴火可以举起几万公斤。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吴火在奥运会上将是无与伦比的。

    事实上,这个纪录违背了人类运动的极限。所谓的“压垮重量”应该是形容吴火举重的能力,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字。

    “厉害”的跑者:北魏杨大衍

    《北史·杨大衍传》记载:“他取出一根长约三尺的长绳,扎成髻而走。绳直如箭,马追不上。”

    和举重一样,田径也是中国古代体育的强项。短、​​中、长三个类别中涌现出不少著名运动员,其速度大多处于“走跑”级别。

    古人所说的“走”,就是现代的“跑”。在古代,会“走”是战士的基本条件。春秋时期最能“行走”的人物之一就是吴国辽王的儿子庆吉。 《吴越春秋》记载,庆姬“以勇猛,行走马驰而著称”。

    西晋时期,唐彬、陈安在田径上也“有才”,要么“走如鹿快”,要么“跑如奔马快”。古人认为,快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他们想要跟上快马的速度确实不容易。

    根据现代速度测量,马奔腾的速度在每秒15米到18米之间。按每秒15米计算,行驶100米仅需6.67秒。清吉的速度可以跟上奔腾的马,百米决赛时间在6.67秒左右。也就是说,庆吉如果参加奥运会,获得百米第一名是没有问题的。

    清吉的“走驰”速度在中国古代田径运动员中仍然不是最快的。南北朝时期,有两个跑得比马还快的杰出人物。一个是东晋的诸葛朗,一个是北魏的诸葛朗。人们都是大眼睛的。

    据《太平御览·吏部35》所引的“通论”,诸葛朗的速度比东晋名将桓温善跑的名马还要快。诸葛朗的速度已经快得惊人了,但杨大衍的实力却比他还要强大。

    杨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书上没有具体数值,但《北史·杨大衍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杨大衍)取出一根长约三尺的长绳,扎成发髻,走开。绳直如箭,马驰不及。”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杨大雁拿出一根长约三尺的绳子,绑在自己的发髻上就跑了。绳子笔直如离弦的箭,连奔马都追不上。

    北魏时一尺约2.45米,三尺仅7.35米。没有百米决赛9.58秒的速度,就不可能做到“绳直如箭”。

    当时,“凡是看到杨大雁这一举动的人都感到惊讶”。负责选拔南征军官的大臣李冲目瞪口呆,赞叹杨大衍是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人才:“千百年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人才。”

    因此,如果允许杨大雁参加奥运会,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

    “优秀”游泳运动员:先秦“吕梁夫”

    古代游泳高手_游泳古代冠军比赛视频_古代游泳比赛冠军

    《列子》记载:“出数百步,被发歌,游于唐兴”。

    古人称游泳为“游水”,现代潮流引领者被古人称为“水泳者”。中国南方人的游泳技术普遍高于北方人,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南朝名将杜曾,身穿重甲会游泳。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周文宇,也是游泳健将。据《南史·周文渔列传》记载,周文渔十一岁时,“能反复游数里”。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游泳运动员,而且他的跳跃水平也是他的朋友中无人能及的。 “他跳了六英尺高。和一群孩子一起玩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周文渔和杜曾被选去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倒也不奇怪,但如果遇到这样的先秦男子,姑且称呼他为“吕梁夫君”,他们也就甘心自卑了。

    当时,孔子在齐鲁间的吕梁(今山东泗水一带)看见此人,在一条“悬三十尺,沫三十里”的河里游泳,连鱼、龟都无法游到那里。据《列子·黄帝》记载,孔子起初以为自己是溺水自杀的,即他看到一个人在那里游泳。他觉得自己很痛苦,想死。孔子还叫弟子们下河去救他。于是,男子下水,“出数百步,被发一曲,游于汤行”。

    先秦时期,一步长约1.38米,一口气可游数百步。至少也有三百多米到四百多米吧。如果吕梁的丈夫入选参加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他会连一口气都游到终点; 400米自由泳只需要一口气。即使是1500米自由泳比赛,也只需要三五次呼吸就可以了。

    尽管他是一个如此出色的游泳运动员,但这个人并没有认真对待。他甚至把头发披下来,一边游泳一边唱歌。孔子大吃一惊,以为自己见了鬼,就问他是否有游泳的秘诀。吕梁的丈夫告诉孔子,这并没有什么秘密,只是他善于游泳,熟悉水而已。

    长投跳高“优”:西汉甘延寿

    《汉书·甘延寿列传》记载:“投石拔远,胜于邓伦,胜于御林阁。”

    说起古代体育“佳人”,不能忽视西汉的甘延寿。此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体育天才。据《汉书·甘延寿列传》记载,“投石拔走,为邓伦为上,已过榆林亭楼,故迁郎。石汴为朝门,他热爱运气,拥有物质力量。”这里所谓的“物力”,也称“勇力”,指的是优秀的身体素质。从记录来看,甘延寿在铅球、跳高、拳击方面都表现出色,发展相当全面。

    丢石、拉走,既是古代训练士兵的手段,也是一种军事技能。 “投石”类似于现代田径项目中的铅球。顾名思义,就是扔石头。

    作为一种进攻性武器,石块可以在战斗中手动投掷,也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发射。三国魏张衍引《范蠡兵法》云:“飞石重十二斤,以机射之,行二百步。”然而甘延寿却能像机器一样投掷石头,威力如此之大。

    汉代的一公斤,到现代还不到半公斤,汉代的十二公斤,到现代大约是5.952公斤;六英尺是一步。换算下来,200 步至少就是 1,200 英尺,按照每英尺 0.23 米计算,就是 276 米。甘延寿徒手就能投掷近6公斤重的大石。即使两百级台阶的十分之一也还是27.6米。

    再说说“距离”,又称“超距离”、“跳跃”,类似于现代田径项目中的跳高(一种是腕力的比赛)。甘延寿可以跳过亭子,那应该是军营里的岗哨。根据古代建筑,亭的高度不应低于现代的2.50米,比现代跳高世界纪录2.45米高出0.05米。

    甘延寿的另一体育特长是“食扁”。 “辩”意为“辩”,又称“手斗”、“拳勇”。这是一种徒手格斗项目。甘延寿的格斗水平也相当高。他也因此受到青睐。显然,如果甘延寿参加奥运会,想不夺冠都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67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