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全民广播操记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体育运动的温暖缩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好的人敢跑马拉松,再差的人也要努力每天微信练习中数步数。这种能量让人想起过去的广播体操。在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当收音机响起时,成千上万的人会同时进行锻炼。这独特的风景不仅是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也是很多人的温暖记忆。

    练体操会变矮吗_做体操可以长高吗_做什么体操能变白学生

    1975年,北郊木材厂的员工正在做广播体操。司马小萌 摄/

    1 “辣椒操”变身首届广播体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来做广播体操吧……”在20世纪50年代、196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1960年代,广播里、机关厂矿的扩音器里,都会有这亲切的呼唤响起。千人一起广播炼功的盛况,老人们还记忆犹新。

    2008年7月15日,《北京日报》14版

    2008年7月15日《北京日报》第14页

    早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并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规定“要发展全民体育”。但当时我国的体育产业根本没有基础。在北京偌大的城市里,只有一座正规体育场馆——建于1937年的先农坛体育场。此外,连一个带看台的篮球场都没有。 (2008年7月15日《北京日报》第14、15版《广播体操——半个世纪全民健身记忆》)

    1950年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收到报告。该报告是我国首届体育代表团成员杨烈从苏联考察归来后提交的。她建议新中国学习模仿苏联的“劳动卫生制度”(即“劳动保卫祖国的准备体育制度”),创造一套民族健美操。由于她的建议与国家“把发展群众体育放在第一位”的思路不谋而合,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2008年7月15日,《北京日报》15版

    2008年7月15日《北京日报》15页

    随后,杨烈向同为中华全国体协组委会委员的同事刘一震寻求帮助。刘一珍是一名专业人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曾学习日本体操。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开始做一种“辣椒练习”,并一度在全校推广。

    所谓“辣椒操”,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带有音乐伴奏的徒手练习。 1928年,日本颁布了日本第一套全民健美操。这套功法是通过广播电台播放的音乐进行的,引导大家一起做。由于广播电台的覆盖范围非常大,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收听广播音乐、做体操。因此,这种体操又被称为“广播体操”。随着来华的日本人增多,“广播体操”也被带到了中国。日语广播的发音与中文的“辣椒”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中国人把这种体操称为“辣椒操”。

    1954年7月31日,《北京日报》2版

    1954年7月31日,《北京日报》第2版

    刘一珍在《辣椒功》的基础上,创作编撰了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并为其提供了文字说明。她还邀请了著名体育教育家、清华大学体育老师马约翰担任这组练习插画的模特。

    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规则正式颁布。这一天,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卫生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等九单位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广播体操活动的通知》。 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出《广播体操》音乐。

    1963年,朝阳区新华书店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到工人体育馆推销第四套广播体操挂图。冯文刚 摄/

    做体操可以长高吗_做什么体操能变白学生_练体操会变矮吗

    2 《新四军军歌》作者为第一组演练创作音乐

    第一组广播体操创作完成后,必须在动作中加入音乐。有人向刘一祯推荐了著名作曲家何士德。何士德曾创作过雄伟的《新四军军歌》,由他作曲也是理所当然的。

    1981年9月2日,《北京日报》4版

    1981年9月2日《北京日报》第4版

    然而,将音乐与体操动作完美结合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好的音乐作品有自己的节奏,必须非常连贯,但广播体操动作是分段的,段与段之间必须有停顿。从配乐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有区别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而且,编导在给广播体操配乐时,要求动作在几分钟、几秒内完成,当音乐达到几分、几秒时必须有停顿。因此,让体操动作和音乐完全同步是录音时最大的问题。

    1963年4月18日,《北京日报》1版

    1963年4月18日,《北京日报》第1版

    以后来的第五组广播体操为例。中央乐团的音乐家们录音时,乐团和工作人员有七十、八十人。花了三四个晚上才完成录制。

    不幸的是,今天体操首播的音乐很难找到。

    1973年,东城区王府井大街的职工进行广播体操表演。胡敦志/摄

    3、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参加广播体操的工人、士兵、学生和机关干部逐渐增多。这项运动也成为一项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为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产、工作、学习效率,活跃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很好。 (1963年4月18日《北京日报》第1版《大家都来做第四组广播体操》)

    一位老市民回忆:当时,机关、厂矿企业普遍有班际演习,学校有班际演习,军队也有演习制度。从早上6点30分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个上午多次播放广播演练音乐。当时,学校入学率接近100%,厂矿80%以上的人进行了锻炼。工人体育馆、北京体育馆经常举办广播健身比赛,人们健身热情很高。

    1954年7月31日,《北京日报》5版

    1954年7月31日,《北京日报》第5版

    1954年3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国家机关开展上班时间体育锻炼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规定上午和下午各安排10分钟的广播锻炼时间。每天下午,创造八小时工作日。开创了一定时期内组织领导集体体育锻炼的先例。 (1981年9月2日《北京日报》第4版《我们来做新播演吧》)

    4 引进一套新的练习平均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第一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历时两年多。越来越多的体操运动员反映,这套动作的运动量已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纷纷要求准备新的广播体操。

    1961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2版

    1961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第2版

    练体操会变矮吗_做体操可以长高吗_做什么体操能变白学生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体育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广播局邀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一些体育工作者,并于1954年3月开始,参照上海、天津的第二套广播体操初稿编写了第二套广播体操。 (1954年7月31日《北京日报》第2版《关于第二组广播体操》)

    2010年8月9日,《北京日报》6版

    2010年8月9日《北京日报》第6版

    利用广播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和领导体操活动,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现象。我国自19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以来,迄今已推出九套,平均每五六年推出一套。广播体操现已成为我国普及最广、参加人数最多、形成民族传统的群众体育项目。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全国人民体育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

    2010年,首都劳动者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祖庙前广场进行“新”职场操。李继辉/摄

    我查了一下旧报纸,发现每次实施一套新的广播练习时,这家报纸都会刊登它的插图。 1952年,邮电部还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 1955年,这套邮票重新印刷。 (199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第3版《我们来做广播体操吧》)

    此后,国家体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制定实施了成人、青少年、儿童三套体操,并公布推广了适合工人的钢铁工体操、纺织工体操,极大地丰富了体操运动的内容。广播体操的内容。 (1961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第2版《坚持是体育锻炼的关键》)

    5 久违的职场性爱又回来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操等体育活动基本停止。 “文革”后,虽然有所恢复,但发展范围仍然很小。机关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不佳,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

    1980年8月,市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市体委《关于机关单位恢复上班锻炼等体育活动的请示》,要求各单位切实开展上班时间锻炼等体育活动,增强员工身体素质。

    虽然有的单位继续进行广播体操,但广播体操的声音越来越少,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少。到1995年,全市开展体操的单位不足20%。 (《北京日报》1995年8月31日第5版《广播体操:希望重现》)专家分析,这是由于社会变迁后工作节奏紧张所致;一些厂矿被改建或关闭,员工下岗;各种小运动是由分散人注意力的方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2003年,该市开展了五组职场演习。此后,又开发出20余种职场运动,包括集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双环运动、专为女性员工设计的时尚瑜伽健美操、以及为办公室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士设计的瑜伽运动等。 “座椅太极”专为白领人士设计。

    根据市总工会要求,2011年全市职工参加健身活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国有企业参加工间或岗前锻炼活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参与率达到70%。单位一把手的考核指标之一。 (《北京日报》2010年8月9日第6版《国有企业必须100%参加职场演练》)

    北京复工复产成为外媒热议的话题。在太庙举行的3000名员工进行岗位锻炼的活动中,《泰晤士报》、《卫报》、路透社、NBC等7家外媒要求采访报道。台湾、香港五家媒体也来到现场。 (《北京日报》2010年8月11日第5版《海外媒体关注北京恢复复工演练》)

    如今,“全民一起健身”的盛况或许不会再次重演,但只要广播体操能够提醒各单位关注员工健康状况,唤醒更多人的健康意识和健身习惯,那就是它的价值就在于。

    本期文字:贾晓燕

    历史数据:新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680.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