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张光烈:中国男篮先驱与北京队首位全国冠军教练的传奇生涯

    简介:张光烈,山东青岛人。中国第一批男篮成员、第一代北京男篮运动员。 1960年,担任北京男篮主教练。 1965年全运会,张光烈率领的北京队表现出色,夺得全运会冠军。

    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_双簧游泳冠军

    北京男篮第一代球员夺得球队首个全国冠军

    1949年前后,张光烈是北京著名的“紫玫瑰”篮球队的队员。 1952年7月,新中国男篮组建第四支球队,准备参加7月19日开幕的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这也是中国首次向外界冠以“中国篮球队”的称号。张光烈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一名成员。

    奥运游泳双冠王_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

    遗憾的是,本届奥运会之前,中国奥委会并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幸运的是,一些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大力支持。 7月17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年会结束,以33票20比20,中国最终获得参赛资格。但由于迟到,当40人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赫尔辛基时,会议已经举行了10天,只赶上了一场男子游泳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

    随后的1953年和1954年,张光烈都在中国男篮的名单上。 1956年,国家体委产生了将国家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下放到北京的想法。分管体育和文化工作的市委第二书记刘韧同志闻讯十分激动,趁热打铁。经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同志批准,四支球队全部转移到北京。同年7月10日,首批到北京市体委报到的四名国家队队员分别是张光烈、王毅成、何石孙、周明浩。这一天也是北京男篮正式成立的日子。

    成立不到四个月的北京队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参加在重庆举行的首届全国篮球甲A联赛。由于组队仓促,北京男篮的程世春以球员兼教练的身份签约。如果他上场,场外教练将是女队教练杨福禄。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缺乏合练的北京男篮居然以8胜1负的优异战绩夺冠。此次冠军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男篮夺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可以说,球队虽然组建较晚,但起点很高。

    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

    1959年9月,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经过预赛的激烈角逐,北京男篮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击败了湖北、吉林、江苏、河北、广东队,又遇到了异军突起的四川队。经过激烈的加时赛,他们以74-76落败,排名第二。今年,北京男篮还打了几场国际比赛,包括7月份76-68战胜欧洲劲旅匈牙利队、10月份87-77战胜捷克斯洛伐克队、68-64战胜苏联青年队等。团队。这些比赛中,北京队的中投命中率和快攻得分均高于对手,形成了快速、敏捷、准确的技战术风格。

    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

    奥运游泳双冠王_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

    ▲ 1950年代中国男篮与埃及的比赛,张光烈,前左2

    张光烈在队中担任后卫。历届老将几乎每一位都有绝活,比如王毅诚的“跑投”,杨博勇的“跳投”和“底线切球”,张锡山的“防守”和“断球”,钱成海的防守“打球”、鞠分耕的“踩步勾手投篮”等等。张光烈的绝活是,当对手包夹时,他不是双手持球,而是单手持球。他伸出抱球的手臂,用一只手掌将球紧紧地夹在小臂上,手指放在手腕上。他的小手臂像钳子一样紧紧地夹住了球。无论对方两名后卫如何逼抢,都很难从他手中抢到球。他的“绝活”最大的优点就是持球手臂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他不仅可以轻松地躲过对方两名后卫的身体之间,而且还可以用一只手等待传球的机会。

    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

    ▲ 左前:张光烈

    训练严格细致,打造“三角进攻+边线支援”

    1960年,张光烈退役,成为北京男篮主教练。在他的带领下,北京男篮已经走向成熟。全队敢于拼搏、扬长避短,使北京队长期成为实力最强的球队之一。

    1961年,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获得全国甲A联赛第三名。

    1963年,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获得全国甲A联赛第二名。

    1964年,北京男篮出访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取得巨大胜利,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北京男篮获得全运会冠军。

    奥运游泳双冠王_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

    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_双簧游泳冠军

    张光烈在训练中有一套科学、系统、严格、细致的训练方法。训练不仅对球员有严格的要求,而且他对个人技术、攻防技战术等方面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训练。在他的训练下,全体队员都掌握了正确、规范、熟练、全面的个人技能。球队的攻防技战术也非常成熟,建立了“快、准、敏捷”的打法,特别是半场进攻,创造了“三角进攻+边线策应”的打法。有趣的是,大约20年后,也就是1980年代初,乔丹的“公牛”队夺得了NBA总冠军。 “公牛”打出的“三角进攻+边线支援”战术,其实和北京队是一样的。打法相似,但北京队的“三角进攻+边线支援”打法比“公牛”早了20多年。

    张光烈的训练教案可谓科学系统,写得非常详细,因此成为了队员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有趣的是,当张光烈不在宿舍时,有队员到他的房间偷偷抄他的教案,后来成为队里的佳话。

    双簧游泳冠军_游泳混双金牌_奥运游泳双冠王

    ▲ 张光烈与团队成员在上海外滩合影。左起:张志鹏、李龙、张光烈、孙彦河

    兴趣广泛,能表演、能摄影

    日常生活中,张光烈平易近人,外语流利。曾与陈文斌合作翻译前苏联篮球书籍《球类运动一般理论问题》。当时,陈文斌、张光烈、白金深被称为北京篮球队的“三才子”。

    张光烈还喜欢音乐,收藏了很多好唱片。训练结束后,宿舍的走廊里常常充斥着优美的音乐。他也很擅长表演。当年,北京队先农坛训练基地每年春节都会举办跨年晚会,市体委领导、教练员、运动员都参加。有一年,张光烈与著名电影演员谢天上演“双人戏”,表演十分出色。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他的表演天赋。张光烈还喜欢缝纫,能做出很多漂亮的衣服。此外,张光烈还喜欢摄影。老队员们保留的一些老照片就是他当年拍的。

    1991年,张光烈因病去世,享年61岁。张光烈视篮球为一生的事业,把篮球当作自己最大的热爱,为篮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传球是中国篮球的一大损失;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篮球人前进。

    (特别感谢李龙前辈为本文提供历史资料。本文参考:《中国篮球英雄记》等网络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687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