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云龙分院教学记录
2015年7月,三名满怀憧憬的同济青年来到地处滇西澜沧纵谷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这是同济大学团结中学的对应学校。第二年的支持。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三位老师已经在联合中学扎根了。回顾走过的路,他们充满收获和感恩。
三个刚刚起步的年轻人
来自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王悦是研究支持团队的带头人。任职期间,担任团结中学团委书记。初一在90班、90班、91班历史教英语,并担任学生会负责老师;
舒欣,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初一92班班主任,给92班教授英语、历史,学生会宣传部辅导员团结中学的校长和学校广播电台的讲师;
何高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任一年级体育教师、三年级历史教师、团结学生会体育部、文艺部辅导员中学。
同济大学第十七批研究生支教团云龙分部合影
站在七尺讲台上
坚持:350个日日夜夜、2680课时的“苦”与“甜”
学校对新来的支教志愿者队伍成员给予了充分信任,并赋予了他们重要的责任。三位老师均担任主科和毕业班教师,教授一年级英语、历史、一年级体育和三年级历史。面对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的现状,三位老师不畏挑战,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他们从6点工作到10点,积极参加学校的讲座和评比活动,向资深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紧扣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教学理念,教研组的三名老师负责协助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工作。王悦老师被聘为联合中学学生中心教育指导老师。与学科其他老师一起,深入探索“本教”之路。团结中学校长董灿宝评价王老师的教学:“你一点也不像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课堂上他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思路新颖,教学方法高效。他非常值得我们团结中学的支持。”老师们学习。”
王悦代表中学为中心学校领导和外部学校交换教师讲授公开课。
他们还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在每周23课时的紧张工作下,舒欣老师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学校督促学生晨练,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直到检查学生宿舍才休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舒新老师在学期伊始就与全班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交谈,始终牢记“育人”二字。他们以宽容的态度和引导鼓励落后的学生,并利用课余时间为落后的学生补课。 “永不放弃任何事情”是他最基本的教育信条。
面对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困境,教研组承担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何高明老师向初一年级全体学生教授广播体操,举办全校广播体操比赛,并代表团结初中参加云南省体育师资培训。回到学校后,我学习了健美操,并开始将啦啦操作为选修课。 2016年5月,教研支撑队指导团结中学啦啦操队在云龙县中小学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为团结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何高明老师带领的啦啦队参加云龙县中小学啦啦操比赛,荣获中学组三等奖。
令人欣慰的是,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早起、深夜的“辛苦日子”,换来了甜美的果实。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中,科研支撑组成员的教学科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研组所教一年级英语平均分78.10分,远超全县平均分10.97分,在全县16所乡镇中学中排名第三;历史平均分60.57分,通过率超过全县平均通过率8.55%,位居全县第3位;初三历史平均成绩52.44分,位居全县第9位。从底层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能力测试中,科研支撑团队成员在上学期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再下一城。一年级学生英语平均成绩为67.02分,远远超过全县平均成绩9.16分。综合评价甚至在全县16所乡镇中学中升至第二位,令人惊叹。
英语比赛,小禾登场
2016年6月,教研支持组组织指导学校近40名学生参加2016年云南省第十五届“希望之星英语演讲大赛”云龙赛区,取得优异成绩。初一90班的毛高飞在王悦老师的指导下,战胜了高年级选手,取得了县初中组第七名的好成绩。王悦、舒欣两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给孩子一个更好的青春
同济大学研究团队看到,虽然联合国的孩子们来自大山,不能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接受更多新鲜事物,但他们对生活和学习更有热情。三位老师希望为他们打开世界。给他们一个美好青春的窗口。研究支援组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促进健全人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全面发展。
团委工作
教研组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学校团委的工作。王悦老师担任团结中学团委书记,负责学校团委工作。她顺利完成了团员信息统计、团员招募、团员志愿者注册等工作,并与中学校长们一起完成了团结中学校歌的歌词创作。学生会在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开展了大量的学生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团结中学团委被提名为“云龙县红旗二级团委”、“团结乡年度优秀团组织”。
学生会工作
团结中学学生会是在原课题组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成立的。开设广播电台,组织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是团结中学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平台,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的赞美。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的三位老师进一步优化了学生会的组织架构,设立了秘书处、宣传部、艺术部、体育部四个部门。经过正式换届选举,团结中学第二届成立。学生领袖。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课题组成功举办了2016年元旦阳光体育文化节、五四青年游园会等大型活动。创办第一份校报《梅树报》,传播青春正能量。
支教团队创办校报《梅树报》,报道学校最新动态,传播团结正能量
文化体育活动
研支团所在的服务区域是彝族自治乡,学生绝大多数是彝族子女。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团结乡的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但老师们发现,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的特长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接下来,学校为团结中学成立了第一批学生社团——合唱团、舞蹈团、篮球队,并利用活动课时间配合学校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社团在支教团队三位老师策划的“元旦阳光体育文化节”中大放异彩。 “5月4日青春梦境活动”舞蹈团的部分学生组成了团结中学第一支啦啦队。他们充满活力的表现受到了中央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 “感谢同济大学的老师们为我们加油。” “有一股青春活力,希望啦啦操学习能在全乡乃至全县普及。”团结乡中心学校杨校长说。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舞蹈团的舞蹈节目《力歌高》 》被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选拔,从Unity舞蹈到首都北京。2016年1月,参加中国举办的第十三届比赛2016年《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秀由教育电视台、中国教师报社、国际舞蹈家协会、全国夏季音乐舞蹈协会联合主办,荣获书画创作金奖。教研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如“第十届云南省青少年学习艺术大赛”、“字母大赛”等,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把才华变成自信。
云龙燕支行开展“阳光体育文化节”活动。何高明老师随舞蹈团赴北京比赛荣获全国金奖
团结的好声音
教研支持组为团结中学设立了广播站,并对广播站的管理工作做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和安排。他们精心挑选和培训学生播音员,教学生练习普通话;训练学生编写广播剧本、查找素材、练习写作,制定校园广播电台的投稿规则。由于课业紧张,广播站的工作只能在晚上自习后才能进行。经常全校休息,教研组的师生们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录音。学生们回去休息后,直到深夜才完成剪辑。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电台采取有奖竞猜、“我最喜欢的主播”评选等互动方式,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校园广播电台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广播电台宣传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普及有趣的课外知识,倡导勤奋学习等,内容丰富多彩,成为联合中学的“好声音”。
配套教学团队舒欣老师深夜为学生修改广播剧本
以德育人,点燃梦想
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在科研支撑队三位老师的倡议下,团结中学开展了“国旗下演讲”和“团结文明礼仪月”活动,开设了一系列精品德育课程(现已举办四期),举办“书写青春”书画比赛和黑板报比赛,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反响,使德育工作从简单的说教变成了系列化、可实施性、可操作性。生动有效。课题组与团结乡合作开展“十佳少年”评选活动。他们整理好自己的事迹和材料后,制作了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并由全校师生投票支持。 5月4日五四青年节,举行了十佳青少年表彰大会,展现了联合中学团员们积极向上的青春面貌,传播了团结的正能量。
“团结乡十大青年”候选人风采展示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呵护,每个梦想都需要精心呵护。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理想信念,研支团举办了多场励志讲座。感谢同济大学临时聘任的原云龙县副县长云迪的努力,我们有幸请到了同济大学知名教授李占才教授和飞行团委上航系来我校为学生讲授“我天生有才,我会善用”、“爱云龙·上航筑梦”主题讲座,点燃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开启一个窗口看看外面的世界。
云龙教学团邀请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和上航飞行员为学生讲课,启发师生,打开山里孩子们的视野。
超越团结的力量
135人,承诺50万奖学金
同济大学科研支持小组的成员们深知,孩子们在追梦路上最困难的问题就是经济困难。作为高海拔贫困地区,团结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父母很多都失去了劳动能力。在日常工作之余,调研组成员努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孩子们获得最实际的帮助。截至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已为55人提供一对一帮扶,并承诺提供约50万元的奖学金。截至目前(2016年8月),已发放善款10万余元。他们与同济大学志愿服务大队合作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已申报贫困学生82名、特困生5名,共获得资助14860元。科研支持小组规定了公开透明的捐赠流程,为捐赠者和儿童建立了一对一的档案,并加强了监督和反馈。此外,在两个研支组的共同努力下,团结中学与爱心企业江阴老杰利茶餐厅达成协议,设立每年1万元的“老杰利慈善奖学金”,用于鼓励学有所成的贫困学生。性格和学习成绩。学生。此外,还向该中学一次性捐款1万元,用于购买饮用水净化设备、学生书柜和文具。
3M公司爱心人士王龙先生还为学生们捐赠了牙膏、牙刷等卫生用品以及U盘等文化用品。王悦老师利用个人专业优势,结合此次捐赠开展口腔卫生知识讲座。 2015年圣诞平安果义卖活动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二班党支部、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支部云龙支部联合主办同济大学课题组.善款7325元,全部捐献给团结中学的孩子们。他们定制了新年围巾,购买了肺活量测定仪以及身高体重秤。 2016年6月,在同济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中学新购置了6台学生电脑,解决了信息技术考试的燃眉之急。近日,在副县长李瑞杰的努力下,一批新的体育器材即将运抵团结中学。
2016年中考成绩公布后,团结中学三年级学生罗思菊顺利考入大理州新世纪中学。然而高昂的学费却让这个贫困家庭望而却步。虽然当时研支队的服务已经结束,但了解情况后,为了实现思菊的高中梦想,研支队奋力拼搏,一天之内为该学生筹集了11000元的学费。目前该学生已顺利考入新世纪中学。
爱心人士代表来到团结中学,与王悦老师一起颁发“天街中学老杰利奖学金”。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大海。研究团队的成员从不放弃每一个机会。他们深入大山,看望贫困学生家庭,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争取到最大的帮助。课题组的工作就像一座架起同济团结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它更像是一扇窗户,诉说着山区孩子们的心声,也接受着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怀。
心存感恩,薪火代代相传
一年悄然过去了。虽然很辛苦,但我还是不忍心每天这样过。同济大学研究支持团队希望尽可能做出最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脚踏实地把成绩提高一分,提高录取率。 1%的涨幅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家庭的一些经济困难。也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让他们有梦想,帮助他们扫除梦想路上的一切障碍。有句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同样,孩子们也将是三位支教老师永远的牵挂。他们将离开云龙,但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和帮助不会停止。
火力代代相传,爱心延续。我们相信每个同济大学研究生教团都会秉持“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精神,继续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挥洒汗水,为孩子们筑梦,帮助孩子们追逐梦想,让那些青春梦想开花结果。
支教团队三位老师与学生合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