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从奥运举重到全民健身:揭秘举重运动的全球影响力与中国现状

    2021年,李发彬独立夺得金鸡奖,打破奥运纪录。侯志辉轻松夺冠……

    似乎每届奥运会,举重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但除了金牌之外,大家对举重的认识也大多局限于:“练举重的人很穷”、“举重有很高的水平”。受伤的风险”、“举重会让你变矮”……然后呢?似乎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尽管美国运动员从未登上过奥运会举重领奖台,但有数以千万计的普通民众练习举重。全球流行的CrossFit也将举重动作加入到自己的训练体系中,让学习和练习举重成为一种时尚,进一步推动举重技术在世界各地的推广。

    中国是“举重大国”,但普通老百姓对举重的意义却知之甚少。

    1.举重会让你变矮吗?

    国家体育总局多次辟谣:举重不会让人变矮。一系列研究亦证明举重运动不会影响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注一)。相比之下,举重可以促进身高增加。

    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

    我们在举重比赛中看到运动员个子不高,因为教练倾向于选择身材矮小、重心较低的运动员。举重比赛是按照体重划分的,因此在同公斤级比赛中,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具有巨大的优势。两人都是80公斤级,一个是160厘米,另一个是180厘米。肌肉的质量不同,举重时所做的功也完全不同。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将有很大的优势。

    早在1986年,研究人员就发现,同公斤级别的中国举重运动员与苏联、保加利亚运动员的肌肉体积差距主要是由于身高差距。如果能适当减少举重运动员的选拔,就可以缩小范围。这种差距提高了比赛表现(注2)。

    2.举重的人都是胖子吗?

    您对举重运动员有何看法?

    俄罗斯举重运动员奇吉舍夫(105公斤及以上)

    但也有这样的: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中国举重运动员张杰(62公斤级)

    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中国举重运动员廖辉(69公斤级)

    像这样: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中国举重运动员吕小军(77公斤级)

    像这样:

    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中国举重运动员陆勇(85公斤级)

    上述数字良好的人并非特例。同一级别的运动员,身材也差不多。比如张杰体重62公斤,廖辉体重69公斤,吕小军体重77公斤。她们都是杂志封面级别的健美身材,与胖没有任何关系。有些人无法欣赏85公斤的陆勇,但他绝对不能称为胖,而是相当强壮。当达到105公斤及以上的水平时,就离普通人的审美相差甚远了。因为他们的运动和基础代谢需要更多的脂肪来支持消耗的热量,这样的体型是不可避免的。

    非重量级举重运动员的身材都非常好看,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

    3.举重时容易受伤吗?

    适当的重量训练可以大大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远比很多人想象的更不容易受伤。他们认为举重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对力量训练不了解,完全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来判断一项运动。

    一篇文章“哪种力量运动最有可能导致受伤?” 2014年发布在力量与体能研究网站上,列出精英举重运动员每训练1000小时受伤概率为2.6-3.3倍,而长跑运动精英运动员受伤率为2.5倍每 1,000 小时 -12.1。这意味着长跑受伤的概率是举重的四倍。

    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举重受伤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使用错误的动作进行训练,二是经常打极限重量。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很多时候,并不是重量训练导致训练者受伤,而是不规则的动作导致训练者受伤。所有力量训练练习都是从徒手或零重量开始的。没有人开始进行大重量训练。大多数举重运动员都有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他们知道安全界限。在哪里。

    那么为什么举重会让人感觉容易受伤呢?因为很多人对力量训练和举重的认识仅限于奥运会上世界级运动员的比赛,只看到奖牌和伤病。他们在生活中举起重物,确实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出符合人体发力结构的动作。

    在所有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受伤的概率都非常高,包括短跑、跳高、跨栏、长跑等非直接对抗性运动。因为运动员几十年来一直在与身体的极限作斗争。

    如果你不是运动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不需要经常达到极限重量,那么练习举重对你来说只会利大于弊。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达到极限时受伤)

    即使您是女性,举重也可能利大于弊。重量训练可以大大增强你的身体协调性,塑造你的身体线条,纠正你的姿势,让你达到健康美而不是病态美。不要因为你不是运动员而想象你会锻炼出大量肌肉。如果只是打乒乓球的话,是达不到张怡宁的水平的吧?

    4.举重是否反人类?

    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SGMA)2012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参加举重运动的美国人多达3900万(这可能与很多中国人想象的举重爱好者数量有很大出入)。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CrossFit 游戏中的举重项目)

    举重比赛技术性很强。在举重技术中,高抓、高翻、挺举、抓举等各个动作比一般健美体系或举重体系的训练动作难度大得多。如果你能在健身房里顺利完成几次轻或中等重量(相对于你自己的最大体重)的举重练习,你周围的训练师一定会感到惊讶。举重对技术要求太高。力源自地面,由下肢施加,并通过躯干传递。同时,动作的节奏一定要连贯、准确。它是科技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举重需要极高的躯干稳定性。欧美国家从青春期开始练习举重,以增加躯干稳定性,预防与脊柱有关的各种姿势问题。

    举重需要极高水平的身体协调性。不同运动阶段不同肌群的发力必须顺序协调,原动肌、增效肌、拮抗肌和稳定肌的发力也必须协调,不同阶段的运动节奏也必须协调。

    举重是一项高价值的回击动作,也是人类的基本运动模式。田径、橄榄球、篮球、铅球、标枪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举重动作。

    美国的CrossFit以举重和体操运动技术作为自己的训练体系的核心,并风靡全球。 CrossFit Game还将包括大量的举重动作作为比赛的一部分。

    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

    (CrossFit 游戏中的举重项目)

    5.你了解举重吗?

    如果你对举重的技术和比赛规则一无所知,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大力士将杠铃从地上举过头顶。举重运动的乐趣来自三个方面:举重技术、比赛和比赛策略。

    1.举重技术

    了解力量训练的人看举重,其实是在看自己对力量的控制。 “一功可减十斤,一技可增千斤。”以抓举为例,下图中的十二个动作都是以极快的速度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后续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极其严格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运动员可以处于安全的最大力量状态。一旦运动标准出现偏差,不仅难以争夺奖牌,还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

    (抢夺技术分析)

    例如,动作1中的握距,动作2中的头部姿势和躯干稳定性,动作3和4中伸膝肌群和伸髋肌群的连接和发力,以及动作之间的髋关节和上肢。动作5和8 向上转动杠铃同时降低身体进入深蹲的过程。整个过程中,腕关节、肩关节、肩胛骨、胸椎、骨盆都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这也是举重看起来不错的地方。如果你有力量训练经验,或者了解一些解剖学和运动学知识,那么你自然会在欣赏举重比赛的同时思考运动员的技术。

    通过看比赛,用自己的实践和知识来互相验证,看看自己哪里想的、做的对,哪里想的、做的不对,在看比赛的同时提高自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

    再比如今年李发彬的《金鸡独立》。他抬起的双腿实际上是保持重心和身体平衡的表现。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只是重心不稳,这是我的一个老毛病,以前我什至把它举到了90度以上。”

    不过,这种动作技术却非常吸引大众,引发了热议。

    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2.对抗

    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这里所说的比赛更多的是运动员与人体极限的对抗。看看我们人类,短时间内把一个比自己重得多的杠铃举过头顶,确实是反人类的。即使您自己从未举起过它,您也知道它有多么困难。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吕小军以177公斤打破抓举世界纪录)

    练习力量训练后,当你看到运动员突破极限时,你将能够同情他并与他一起承担重担。当一名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时,你和他可能不会互相“同情”,而是一起兴奋!这位运动员和他身后的教练团队此刻正在向人类的极限发起冲锋。

    这是真正的超越,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更高、更快、更强!作为一个有运动精神的人,此时此刻为之呐喊、为之激动是理所当然的。

    3、竞争策略

    举重比赛有挺举、抓举两种姿势,根据两种姿势之和计算得分。每位运动员有3次挺举和抓举的机会。两个举重动作必须至少完成一次。将两个动作的最高重量相加,作为比赛的最终成绩。

    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和教练根据对手的表现调整策略。这时,三尝试的重量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游戏中的游戏,涉及到运动员自身供能系统的反应、神经疲劳程度、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极限,以及其他运动员的表现、心理状态等。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

    连续试举的情况还涉及到运动员本身的神经系统和无氧供能系统的协调,因为他们的间歇时间不到两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肌肉的磷酸原系统和神经募集能力尚未完全恢复。 ,游戏策略尤为重要。

    很多人不欣赏举重比赛的间接对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举重比赛的规则以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要求。

    奥运会举重规则改变_奥运会举重什么规则_奥运会举重新规则

    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李亚君比赛中,台湾选手徐树静就对李亚君使用了比赛策略。徐树静首场比赛挺举112公斤级获得成功,李亚军则在首场挺举123公斤级比赛中失败。第二场比赛徐树静队立即要求125公斤,给李亚军带来压力。

    李亚军第二场比赛要求125公斤的动机是这样的:在举重比赛中,每次比赛都是先举较轻的重量。如果李亚军想要举起125公斤以下的重量,他必须先于徐树静尝试。这样一来,李亚军继续试举两次之后,恢复的时间就少了很多,成功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如果李亚军要求的重量在126公斤以上,失败的几率很大,因为李亚军的历史最好成绩是128公斤(中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规则没有奥运会那么严格),而徐舒静的体重是132公斤,这给李亚军队施加了心理压力。

    这是徐树静队在奥运会举重比赛中的策略。从结果来看,这一策略是成功的。 (观看比赛记录回放,你会发现李亚军教练将比赛输掉归咎于裁判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显然教练和李亚军都看到了二审解除后两次红灯的结果)。

    6、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我就不能欣赏举重比赛呢?

    原因有二:

    1.我没有力量训练的经验。

    2、不了解举重比赛规则。

    这种情况下,不来举重比赛也很正常。就像不懂中国围棋的人无法欣赏围棋游戏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普通人更多地了解举重。

    在时间的长河中前行的人,从来没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甚至还不如蚂蚁,蚂蚁能举起几倍于自身重量的物体。但今天举重的价值在我们第一次举起一块石头高过头顶并将其砸向迎面而来的野兽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

    举重运动注定不会流行,但它会一直存在,不温不火。

    如果人类的历史重演,也许篮球和足球不会再被发明,但举重一定会再次出现,并被重复发明。

    因为举重和田径都是人类与生俱来、始终追求的“更强”和“更快”。

    (文章完)

    参考:

    1.马忠。青少年业余举重训练对身高的影响[J].铜陵学院学报,2009(4):124

    2.高凯文。举重运动员身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6(3):34-3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33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