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蹴鞠:中国古代足球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影响

    “蹴(音cù)”是用脚踢的意思; “Ju(音jū)”是皮球的意思,“蹴鞠”是用脚踢球的意思。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古都临淄。汉代得到很大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由于政治、思想、文化和自身原因,蹴鞠在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清末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逐渐衰弱。

    蹴鞠作为一项传统民俗项目,从春秋战国到清末2400多年来,影响和渗透到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特的历史风俗画卷。 。自汉唐以来,蹴鞠对外传播,也影响了日本、朝鲜等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文化。 2004年7月15日,经中国权威体育史、考古、齐文化专家核实,国际足联、亚洲足球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确认,中国古代蹴鞠是足球的起源,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古都临淄,并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原产地证书。

    蹴鞠起源于临淄绝非偶然。这与当时临淄的繁荣有直接关系。周代,临淄为齐国都城,人口数十万。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文化繁荣。临淄人民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为蹴鞠等娱乐活动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战国策·齐策》记载,苏秦到齐国游说齐宣王联手抗秦时说:“临淄物产丰厚,其民皆奏豫、鼓。弹琴,筑楼弹琴,斗鸡走狗,玩六场游戏。”

    足球规则叫什么_足球规则有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

    西汉建立后,蹴鞠盛行,深受朝廷、民间、军队的喜爱。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记载了一个病人项楚,生病时不遵医嘱,出去打蹴鞠,结果死的故事;汉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刘邦做了皇帝后,带着父亲刘太公入宫享福。但刘太公却整天闷闷不乐。刘邦私下询问原因,得知刘太公习惯了斗鸡、蹴鞠的农村生活。现在没有这样的活动和游戏了,所以他很郁闷。于是,刘邦下令在长安城东百里处仿照家乡沛县丰邑的规模修建一座新城,并将丰邑原有的居民全部迁往那里。刘太公又开始“斗鸡、蹴鞠”了。 “高兴”,那我就满足了。

    蹴鞠图案肖像砖

    足球规则有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_足球规则叫什么

    蹴鞠图案瓷砖

    到了汉代,人们就认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军事训练的好手段。 《汉书》曾记载,冠军侯霍去病北伐匈奴时,身处塞外,军粮匮乏。但霍去病仍然继续玩蹴鞠。蹴鞠是汉军北伐匈奴时,霍去病用来训练士兵保持体力和斗志的手段。西汉刘歆在《齐略》一书中说:“太鞠之法,多有微妙之意,皆因奏之以教化士卒。今士卒于林中无事,故太鞠为之。”造成的。”这些记载表明,在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蹴鞠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

    足球规则有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_足球规则叫什么

    汉代皇帝喜爱观看蹴鞠,认为“蹴鞠亦有治国之貌”,他像检阅军演一样观看蹴鞠。这种形式的蹴鞠是直接分队进行对抗。三国时期玄学家何衍在《景福宫赋》中说:当时蹴鞠这种形式“僻静而好用。“象守”是汉代的一种摔跤方法,可以也用在蹴鞠场上,想要获得攻击的机会,就必须摆脱对手,摆脱对手时,可以推、摔,而要躲避推,就必须推。跑步很快就像打斗一样,类似于今天足球场上的激烈战斗,有句话“二六对论功,身速如飞”,这就足够了。概括蹴鞠这种激烈的对抗,最早的足球专着《蹴鞠二十五章》出现在汉代,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为军事技能范畴,其军事特色也可见一斑。

    “幽纳便利,掩象驻守”,就是双方玩家的身体直接接触、对抗,就像打斗一样。才华横溢的汉武帝非常喜欢看蹴鞠。 《汉书》记载,汉武帝经常在宫中举办“鸡社”,其中包括斗鸡、蹴鞠等比赛。他最喜欢的大臣董贤也有一个特殊的“巨客”,可以在他家里踢足球(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西汉时期蹴鞠活动的社会面扩大了。汉武帝见其妙容,命文侍梅皋吟诗作诗。到了汉末三国时期,虽年年有战乱,但“仍以弓马为主业,家中主学蹴鞠”(《太平御览》)。

    蹴鞠活动在汉代初步规范,并进一步传播和推广,形成了一套专业的蹴鞠规则。东汉李友的《鞠成名》首先体现了当时的蹴鞠规则,是蹴鞠职业化的标志。 “莒城碑记”是蹴鞠城建城时基石上的铭文。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当时蹴鞠的情况。碑文说莒是圆的,蹴鞠城是方的。这是仿照天圆地方方的说法(汉代讲究天人合一的阴阳观念)。仿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方式,双方各六人,总共十二人,在蹴鞠城内直接攻击、对峙。设立常和平等主、副裁判员,制定规章制度(蹴鞠比赛规则)。裁判员必须公平执法,不得偏袒任何一方。管理蹴鞠相关的事情都需要这个,何况管理国家大事? “居政”是蹴鞠事务的管理。直到清末民国,足球裁判才被称为“球正”,这是从“举正”继承下来的。

    南北朝时期蹴鞠已在江南传播和发展。南朝诗人吴峻在《边城将军》诗中写道:“临淄重奏蹴鞠,曲城善刺。”这说明临淄蹴鞠的影响力已扩大到江南广大地区。

    足球规则叫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_足球规则有什么

    《蹴鞠图册》书影

    战国、秦汉时期,鞠是实心的。隋唐时期历史学家、训诂专家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说:鞠以熟牛皮制成,中间填有毛。唐代改进了制壶工艺,将动物尿囊放入牛皮壳内制成充气壶。增加了菊片数量,使其更加圆润。到了宋代,鞠的数量有所增加。数量增加到十二枚,与我们现代足球非常接近,从而促进了蹴鞠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单球间接对抗的蹴鞠出现了。竞争力减弱,升值开始增加。由于球变得更轻,女子蹴鞠更加流行,清明蹴鞠成为重要的民间习俗。宋代出现了全国性的专业蹴鞠组织和全国性的比赛。当时的行会组织名为“齐云会”。技能组织的行会就是足协,是当时的国家足球组织。居客家祭祀蹴鞠的始祖——清远妙道真君。

    这种蹴鞠形式,球门置于蹴鞠场中央,蹴鞠队员分左军、右军(或左友、右友)分布在球门两侧。能将球传过球门且球不落地的一方获胜,球落地的一方失败。场上有一名裁判,称为“教正”或“执宾”。蹴鞠队员的角色和职责很明确:球头专门负责将球传过球门网内的“风眼”。其他如主球、副球、网前、小瑟、三里等,都使出浑身解数,为球头创造机会。有机会得分。唐代蹴鞠活动高度社会化,蹴鞠、荡秋千成为清明节民间习俗。

    唐宋时期,蹴鞠赛制改为单球与蹴鞠直接较量。比赛场地不需要太大。有钱人家的花园、射击园、农家院、闲置地都非常适合。在皇宫和军队里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地方。比赛时,蹴鞠门置于球场中央。球门柱高三英尺两英尺,宽九英尺五英寸。球门直径为两英尺八英寸。球门网上有一个内径一尺二的风眼。民间的做法是在两根几尺高的竹竿上做一个简单的球门网,并在网上设置一个浪漫的眼睛。早期民间的做法是“植两根竹子,高数尺,以网为门,量球”。因为中间有一个蹴鞠门,所以这种蹴鞠形式双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民间蹴鞠比赛有物质奖励,如酒、鲜花、水果等,精神奖励通常是鼓乐。宫廷宴会和蹴鞠时,奖励更加丰厚,失败者还会受到特殊惩罚。他要承担输掉的所有责任,脸上会抹上白粉以示羞辱,就像今天扑克输了一样。如果你挂了一张纸条,如果食物里没有肉,你就会被鞭打。

    足球规则叫什么_足球规则有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

    足球规则叫什么_足球规则有什么_足球特有规则是什么意思

    元代钱学森的《宋太祖蹴鞠图》现藏上海博物馆。

    这一时期最流行的蹴鞠是以高踢腿、招式为主的“百打”。百打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不使用球门、散踢的蹴鞠方法。主要展示个人的踢球技术和控球能力。它擅长踢高和表演技巧。除“鞠”外不需要其他装备,因此广受民间喜爱。根据参加蹴鞠的人数,可分为1人至10人。

    踢球的模式和动作称为解决方案。利用肩、胸、背、头来控球的方案称为上截球。利用膝、腰、腹控球的方案称为中截球。利用小腿、脚、脚踝、脚趾、脚后跟等位置控球的方案称为下截球方案。根据球落地点和位置的不同,可以将三种方案临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方案。正式玩蹴鞠时,必须使出浑身解数,玩出许多花样。诗人王维在诗中说:“蹴鞠多次飞过飞鸟,秋千竞出垂杨树”。球可以踢得像树那么高。宋代的《蹴鞠谱》也说:“如蹴鞠流星侵空,如宝镜挂云中”。踢出的球如流星一般直冲天空,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悬挂在天空中。

    每套解法都有多种踢法动作,如翻、爬、骑、踢、扭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如:翻天地、燕子归巢、斜花等。编排,风插荷花,叶底采桃,玉佛头上串珠,旱地捡鱼,金佛磨磨,肩上月亮,射星。这种蹴鞠失去了以往的激烈竞争,成为一种讲究礼仪、修养的温和活动。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古代蹴鞠在元、明、清时期停止发展,其社会性大大削弱,逐渐走向衰落。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蹴鞠也陷入沉寂。

    近年来,蹴鞠这一中国特有的古老运动频繁出现在中国外交舞台,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6年,蹴鞠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它已被国际足联等权威组织认定为足球运动的前身和起源。蹴鞠这项古老的运动正在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20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