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孙雯曾在微博上形容中国新女足。复旦大学校园里的女足也“独自绽放,默默美丽”。他们是来自医学、生物、数学等各个学科的优秀学生,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磨练着球技。
— 复旦大学女子足球队
昔日的“铿锵玫瑰”孙雯已经走出复旦大学的课堂,中国新女足如今再次绽放,冲出竞争激烈的亚洲区预选赛,重返里约奥运会。
作为孙文的师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复旦女足队长任晓彤对中国女足出征里约充满信心:“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里约创造无限惊喜。”
“如果有机会去里约,我一定会带上《巴西鸟类实地指南》和诺顿的星图和参考手册。足球和书籍,两者都不够。”任晓彤笑着说起他们的球员,他们都是“学生”。
他们是谁?
传球、带球、射门……复旦大学南区的足球场上,一群女孩正在进行普通的日常训练。每周六这个足球场就成为他们的天堂。
“复旦女足”已有14年的历史。万事开头难。球队刚成立的时候,连参赛的球员都不够。现在,有25名长期参加训练的球员,胡军教练担任教学指导。
复旦女足队员是来自医学、生物、数学等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与正规女足相比,复旦女足队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大家都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借着热情,他们磨练了自己的技能。
2008年,胡军率领复旦大学女足夺得上海学生运动会女足(大学生组)冠军。时隔七年,复旦女足在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再次夺得冠军,展现了复旦女足的实力。深厚的足球底蕴。
法庭上的“学生”
在复旦,女足运动员没有任何特权,但几乎所有人都是学校各项学术项目的积极成员。
去年5月,复旦女足参加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杯时,正值考试季。学生们考试压力很大,不少选手穿梭于考场和赛场之间。
原队长赵静亚就读于生命科学学院。由于她入选了学士硕士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大三就获得了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现任队长任晓彤是队内少有的“科研出身”。毕业于普陀体校,在普陀女子足球队担任主力。高考无加分,她考入了复旦大学环境系。因为爱好观鸟,她转学到了生命科学学院。今年大四的她已经收到了多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就读于物理系的石方正被公认为团队中的“学生状元”。她喜欢读书,在聚餐、训练甚至比赛的间隙,她都会拿出自己的书静静地读书。她热爱天文,甚至在去南京大学天文系交换一年时,也经常坐公交车回来参加比赛。平时,她也喜欢带着队员们一起去看星星,给队员们科普一些天文知识。那些平常的天文现象,总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生动有趣。
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对于“为什么加入女足”这个问题,队员们的回答都是“她们喜欢足球”。
虽然赵静雅在上大学之前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但她从小就热爱足球。进入复旦大学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踢足球。她经常琢磨视频教程,还给自己买了一个沙袋,在训练和行走时将沙袋绑在腿上,以提高动作速度。
有一次,他们在一场比赛中遇到了东华大学手球队的临时队员。复旦女足比普遍高大的东华大学球员略显瘦弱。由于手球运动员对足球规则不是很熟悉,在对抗中经常会推拉,有时甚至会导致球员被撞倒。
教练胡军回忆道:“有一名队员摔倒了,含着泪完成了比赛,后来因为伤势太重,无法参加后续比赛。”
最终,他们凭借出众的技术、速度和灵活的传球,咬紧牙关,守住了点球。 “最可悲的是,我们明明有机会获胜,但我们还是在点球大战中输了。”任晓彤当时谈及这场比赛时仍有遗憾:“虽然我们更注重踢球的过程,但既然参加了,我们还是竭尽全力去赢球。”
在校园足球中体验纯粹的快乐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足球培养的不仅是球技,还有对运动的热爱,这是整个集体的传承。” ——胡军
复旦女足不仅训练、比赛,还经常一起出行、一起吃饭。赵静亚回忆,有一次他们出去玩,在青年旅舍的屋顶上发现了一个玩具足球,于是就即兴进行了一场球赛。
这是一群有自己的爱好和坚持的快乐女孩。上大学之前,他们可能对体育了解不多,但因为足球,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直到现在,已经毕业的高年级球员每个周末仍然在小球场上踢球。有的球员已经结婚生子,甚至还带着孩子来到球场上。足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