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张雨菲打破奥运会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13枚金牌。随后进行的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杨俊轩、唐慕涵、张雨菲、李冰洁同场竞技,以7分40秒33的成绩打破了澳大利亚队创下的世界纪录,再夺冠军。金牌。
△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国运动员张雨菲获得冠军。
“姑娘们真棒!”中国国家游泳队营养师于亮谈到国家游泳队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他们超强的运动战斗力,离不开日常高强度、艰苦的科学训练,以及科学的营养支持。
营养安全是运动背后的动力
“如果每一位运动员想要登上领奖台,除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外,还必须精通计算,在饮食和营养方面严格要求。”于亮自2019年起担任国家游泳队主教练,作为一名每天与运动员同吃同住的营养师,他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国家游泳队的日常营养工作。
于亮表示,为运动员提供饮食指导与普通人有很大不同。一般健康人只需注意控制总热量,每天均衡饮食即可。对于运动员来说,情况要复杂得多。他们的日常训练计划和运动强度是不同的。膳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能量和营养素必须精确量化,它们对身体成分、体脂、体重的要求也不同。有时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帮助运动员增肌、减肥,并进行饮食调整,解决出现的一些身体指标问题。
比如,游泳运动员长期在封闭式泳池训练,很少晒太阳,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而射箭项目对运动员的视力、注意力、神经和肌肉的控制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运动员会适当增加维生素A成分的摄入,如蛋黄、鱼肝油、胡萝卜等,也要多吃。鱼、牛奶和坚果可以帮助运动员缓解神经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乒乓球运动需要全面的身体素质,包括爆发力、适应性、步伐和动作能力等,其运动能量消耗较高,容易造成神经疲劳和肌肉疲劳。可以在前半到一小时喝含糖运动饮料,帮助大脑快速供给能量。由于运动时出汗较多,除了喝水外,还需要补充电解质钾、钠、镁。运动后需要补充高蛋白食物,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防止肌肉损伤。
“运动营养师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管理运动员的身体成分。这有点类似于临床营养师。临床营养师面对的特殊人群是患者,而运动营养师面对的特殊人群只要是运动员,他的营养管理就会是长期的、持续的,他的各种营养相关数据必须积累成书,提供给教练员参考。”于亮强调。 。
营养护航是运动腾飞的翅膀
本届东京奥运会,部分比赛营养师无法跟随球队,但国家队营养师却一直忙碌着,每天“远程操控”,按照赛程节奏与运动员保持信息沟通,保证饮食营养为奥运会运动员提供帮助,帮助他们赢得冠军。路上强力支持。
兼任国家队运动营养师的谭开元告诉记者,东京奥运村餐厅分为日式餐饮区、亚洲餐饮区、欧美餐饮区、素食餐饮区、无麸质餐饮区和清真餐饮区。用餐区。提供的食物种类能否满足运动员的营养需求,最关键的是如何搭配。运动员用餐时会在微信群里“打卡”,让营养师了解运动员餐厅的情况。营养师也会要求运动员在比赛前吃熟悉的食物,因为我们的身体对熟悉的食物更耐受,消化吸收更顺利,更不容易出现腹泻等问题。
“在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通常会在比赛前2到3小时吃完饭,也就是说早上7点30分左右吃完饭。由于早晚的安排,午餐时间非常不确定。如果遇到的话“可能要等到下午两三点才能进行兴奋剂检查,因此,如果晚上有比赛,就应该提前计划好,给运动员准备点心。”谭凯元说。
运动员赛后的营养恢复同样重要。于亮介绍,这种赛后恢复不仅仅是比赛彻底结束后的彻底放松,更重要的是上一场比赛和下一场比赛的衔接。
以游泳为例,很多项目都分为预赛、半决赛、决赛,有的运动员还会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每场比赛后的营养恢复非常重要,因为一场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竭尽全力,肌肉中的糖原被耗尽。如果不及时补充恢复,将直接影响接下来比赛的身体状况。 。
因此,游泳者会在出水后20-50分钟内补充碳水化合物。此时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被肌肉和肝脏吸收,以补充缺失的糖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肌糖原的填充率就会下降,达不到赛后良好恢复的目的。
“但是,当运动员刚刚结束高强度的比赛时,他们的胃口实际上很差,甚至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另外,比赛结束后,他们需要尽快去放松池放松一下。”可能,所以这时候他们就选择体积小、含糖量高、容易吸收、纤维含量低的食物,比如能量棒、零食、面包、甜巧克力等,就不需要了。一次全部吃完,只要吃完在上述30-50分钟内,需要同时补充200毫升左右的水或运动饮料。”于亮和谭开元补充道。
我国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体重超重。 “均衡饮食”是国民健康的关键。
中国奥运健儿的优异成绩也点燃了公众对体育的关注和热情。尤其是超重、肥胖人群跃跃欲试,计划开启自己的“运动赛道”,通过“吃与动的平衡”实现健康体重和健康身体。
△图片来源网络
“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和成绩。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科学合理的饮食也是保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跃新教授表示。她建议大家在看奥运会的同时不要忘记运动和饮食营养。尤其是在超重、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病”的当下,弘扬“运动精神”、保持饮食与运动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国居民突出的营养问题之一——成年人(≥18岁)超重和肥胖率为34.3分别为 % 和 16.4%。 ,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超重/肥胖。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等发病率显着增加,甚至会导致过早死亡和严重残疾,大大增加负担关于医疗系统。也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中国的建设。
“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缺乏体育锻炼是肥胖流行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杨跃新提醒,普通人要从四个方面改变生活习惯,才能做到“均衡饮食和运动、健康体重”:一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每天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二是不要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三是坚持日常体育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总计150分钟以上,保证每天主动体育活动6000步。第四是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对于运动量大的普通人,比如马拉松等长距离有氧运动爱好者,建议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选择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需要增肌塑形“建议日常饮食中多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瘦肉、鸡蛋等食物,减少脂肪摄入,避免油炸食品”,常教授崔庆 体育董事长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分会建议。
记者:刘细梅、韩毅(实习)、张帅康(实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