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角蓝色字“体育老师大本营”即可关注
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菜单栏
选择“设置⭐️标记”或“热门公众号”
每天早上7:00,体委陪伴你成长
每年9月至11月是身体健康监测的黄金月份。每个体育老师要么在考试,要么在训练备考。然而,当有一种身体疾病徘徊在可测量与不可测量之间时,是不是?你头痛吗?当遇到患有身体疾病的学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这些疾病,又应该如何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运动处方呢?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有:心绞痛、心肌梗塞、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猝死等。
(一)加强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神经调节功能,预防血管痉挛;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绞痛发作。体育锻炼还有利于降低血脂,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2)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的运动方法包括有氧运动、阻力训练、伸展运动和医疗体操等。
1.有氧运动
有氧训练是冠心病运动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氧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
理想的有氧训练为50%~85%HRmax,一般每次15~40分钟,每周3~4次。与高强度运动相比,低强度运动需要更长的运动时间才能达到增加功能的目的。中低强度运动的主要优点是并发症较少,而高强度运动的优点是训练时间较少。
运动训练可能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会有效果。一般认为,每周的总运动负荷大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20英里时,训练效果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超过这个运动负荷并不会增加运动效果。
2.阻力训练
强度一般为最大阻力重量的40%~50%一次,重复8~10次/组,约5组构成一个循环,每组练习之间休息30秒。重复 2 个周期的 1 次训练,每周 2 至 3 次。逐渐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体重增加5%。训练应集中于大肌肉群。
3、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既能达到训练效果,又易于坚持。
(2)只有在感觉良好时才锻炼。感冒或发烧时,应至少等待症状和体征消失两天后才能恢复运动。
(3)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包括:在寒冷和炎热气候下相对减少运动量和强度;穿着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和鞋袜;上坡时减速;并且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
(4)调整运动处方。患者应根据个人能力定期检查和修改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当改变药物治疗时,应调整运动计划。参加训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
(5)警惕症状。如果您在运动中发现以下症状,应停止运动并立即就医:上半身不适(包括胸部、手臂、颈部或下颌,表现为酸痛、烧灼感、紧绷或肿胀)、无力、气短,以及骨骼和关节不适。
(6)培训必须持续。
(四)危急情况的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非常危重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病,急救是否及时、得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转归至关重要。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现场急救,这往往比医院急救更重要。
凡疑似急性心肌梗死者,应就地休息,争分夺秒抢救。不要让病人行走或移动病人。应立即躺下或半卧位,绝对休息。如果条件允许,可给予高流量吸氧和硝酸甘油含服。及时联系急救站和附近医院。现场救援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镇静、减轻疼痛,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安静休息。
(2)吸氧。
哮喘
哮喘是全世界公认的医学问题。通过适当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和控制诱因,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但不要指导不知道如何控制病情的哮喘患者进行锻炼。未经治疗的哮喘是危险的,不寻求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人不适合参加任何运动计划。
(一)强化运动的好处
定期锻炼给哮喘患者和非哮喘患者带来同样的好处,包括改善身体素质、减少对哮喘的恐惧以及改善外貌。哮喘患者普遍参与运动较少,常常处于不健康状态。一项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无法参加定期锻炼方案,因为他们担心锻炼时哮喘发作,并且缺乏如何正确锻炼的指导。但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运动项目,哮喘患者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困难,改善缺氧,提高全身耐力,减轻身体疲劳,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
1、运动方法及强度
运动措施主要针对非发作期患者,重点解决神经紧张、呼吸肌疲劳、全身疲劳等问题。原则上,支气管哮喘患者,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可以参加适合其年龄的各类体育活动,特别是有益于健康的非竞技性体育活动。一次训练中,热身、有氧运动、阻力训练、灵活性练习、放松和收尾的时间分配为10:20:10:10:10,每周3~5次。长期坚持可以明显增强体力,改善呼吸。功能。腹式呼吸、鼻吸气、缩唇呼吸等呼吸再训练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也很有效。
研究表明,呼吸再训练可以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防止病情恶化,并提高生活质量。
2、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几分钟的呼吸准备练习。
(2)不要用嘴呼吸,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逐渐形成“短吸气、长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约为1:2)、“轻柔呼吸”(平稳)呼吸模型。
(3)松开衣服和腰带,保证呼吸时胸腹部起伏轻松自如。
(4)最好不要单独运动,一定要随身携带哮喘喷雾器。
(5)避免在寒冷天气和污染环境下锻炼。
(6)要特别注意呼吸肌的锻炼,如主动大笑、定期吹灭掉落的气球、吹灭点燃的蜡烛、吹桌上的乒乓球等。
(三)危急情况的处理
当哮喘突然发作时,切记不要将患者送往医院急救。带走哮喘发作患者的不当紧急转运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患者病情的恶化。哮喘发作时,全身极度缺氧,呼吸肌最大限度地工作,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肺部更多的残余气体,以缓解体内重要器官的缺氧。这是一种补偿方法。如果背着病人,胸腹部就会受到压迫,限制胸腹式呼吸,加重全身缺氧,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呼吸和心跳停止。
哮喘发作时,应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解开衣领,松开腰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动作。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是支气管哮喘,应尽快去除过敏原,并立即让患者吸入2~3次支气管扩张气雾剂。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尽快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时间。哮喘严重时需肌内或静脉给药并吸氧。大多数情况下,经过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或者病情稳定后,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将患者安全转移到医院,使用担架或靠背椅让患者保持坐姿。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饮食不注意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增多,并有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血压只有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才会升高,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夜尿增多、持续升高等。各种症状会逐渐出现,称为缓慢进展型。高血压。缓慢进展的高血压常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有些症状并不是高血压直接引起的,而是由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
(一)加强锻炼的好处
运动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还可以降低血压。因此,运动是高血压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定期维持40%~70%的低强度运动有氧运动可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低约11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约9毫米汞柱。仅将收缩压降低 2mmHg 即可将中风死亡人数减少 6%,将心脏病死亡人数减少 4%。适当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
美国运动医学会对于运动与高血压的看法是,耐力运动应该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来减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升高。为了进行有效的锻炼,建议那些想要改善和保持心肺健康的人也采取同样的方法。
(2)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
主要的运动形式应该是涉及大肌肉群的有氧运动。运动时感觉轻微上气不接下气,但不上气不接下气;出一点汗,但不是大汗;感觉全身都被拉伸了,但并不觉得累。此类运动主要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椭圆机运动等。骑行、游泳、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等,多种活动形式的存在,让训练者在技能和兴趣上增加了选择性,长期坚持锻炼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运动强度
为了达到40%~70%VO、max或HRR运动强度的降血压效果,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中低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强度还可以通过主观疲劳感来判断。一般以8~13为宜,即感觉很重。轻,有点或轻微的疲劳,相当于运动时心率为最大心率的50%到60%。
(四)运动时间和次数
每天运动20~30分钟,每次有氧运动持续时间30~60分钟,每周3~7次。每周运动7次比每周运动3次的降血压效果更显着。运动的降压作用至少在运动1~2周后才能显现。血压在5周左右达到稳定状态。运动疗法应长期维持。
(五)注意事项
(1)如果静息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应暂停健身运动并服药使血压低于180/110毫米汞柱后再参加健身运动。运动过程中,如果收缩压大于20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应停止运动。
(2)运动健身时,动作要轻柔、平稳,全身肌肉有意识地放松。不要用力或用力,并避免屏住呼吸等动作。当血压未得到控制或不习惯运动时,不要弯腰或低头。进行动作时,头部位置不能低于心脏水平,以免头部充血而发生意外。
(3)运动强度宜为中低强度。运动时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高度重视准备活动。突然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血压爆发性升高,引发危险。
(六)危急情况的处理
遇到高血压危象时,不要在患者面前惊慌失措。让患者安静休息,半卧位抬高头部,尽量避光,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去医院的路上,开车尽量平稳,避免颠簸过度造成脑出血。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畅,让其侧卧,并将下巴向前拉以利于呼吸。
人生有太多的未知。没有人知道哪一个会先发生,是明天还是意外。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体育课上,如果遇到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请不要放弃他们,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小心、适当、受监控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积极的康复。
摘自:《健身教练》——特殊人群的锻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zhongzy.com/html/tiyuwenda/8354.html